示现

作品数:122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周娟李秀林李勤璞聂绛雯郭炎武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修辞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图像化变量与新闻播报的语体变化--从纸媒新闻到电视新闻被引量:4
《当代修辞学》2014年第3期14-28,共15页聂绛雯 
本文将图像化作为一个语体变量,研究新闻播报的语体接纳它之后所发生的变化,认为新闻传播出于对现场感的追求而接纳图像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方法上可以从语体变量对语体的影响,特别是借鉴并拓展互文理论的一些理念来进行研究。论文选...
关键词:新闻播报 语体变量 图像化 互文 指称 图像的示现 
漫画式的“幽默示现”
《当代修辞学》1994年第5期39-40,共2页孙孟明 
近年来报刊上已出现一种通篇全用奇诞的示现手法的文体,颇发人深思。可以说,它是解放以来从未见过的“大胆诳言”。笔者以为,这种示现手法,是从追述、预言或悬想的一般示现修辞格演变而来。但它有与众不同的显著特点:①假话出奇。能从...
关键词:示现手法 漫画式 讽刺性 示现修辞 气功 语言幽默 外洋 同性恋文学 操作员 《中国青年报》 
“示现”修辞格分类之我见被引量:1
《当代修辞学》1994年第1期30-31,共2页王明瑞 
自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出版以来,一般讲修辞的书都把“示现”分为“追述”的“示现”、“预言”的“示现”和“悬想”的“示现”三类。“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出现的人物、事件,写得如在眼前一样;“预言”的“示现”,有的...
关键词:示现 修辞格 分类方法 分类标准 崇祯 关键词语 端阳节 赎出 巴黎公社 修辞学 
示现格的历史沿革
《当代修辞学》1993年第3期34-35,共2页于广元 
凭借想象。把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者还在未来才能实现的事物。或者只是作者悬想的事物。写得如在面前。活灵活现,这叫做示现。示现能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唐越先生的《修辞格》、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
关键词:历史 《修辞学发凡》 事物 形象性 修辞格 陈望道 语言 
试论毛泽东诗文的示现格
《当代修辞学》1983年第3期49-50,47,共3页钟礼平 
示现是凭藉作者的想象,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写得说得如见如闻的辞格。可见,这实在是一种超越客观情景、超越时间空间的非常辞格。毛泽东同志很善于运用示现格来表达诗词的主题和文章的中心,以抒发感情和阐明论点,收到极好的修辞效...
关键词:诗人 示现 巫山云雨 诗文 神女 游仙诗 毛泽东 
关于辞格与非辞格的界限——答抚顺申同志问
《当代修辞学》1983年第2期61-62,共2页郑远汉 
申同志来信,对于将"摹拟""呼告"、"示现"、"幽默"、"讽刺"算作辞格,提出了怀疑。怀疑是有道理的。这得从修辞学的学科性质谈起。修辞学是语言学科,它是研究语言运用的技巧和规律的。有人说,修辞学是文学语言(狭义)的研究,是语言学和文...
关键词:辞格 语言学科 文学 语言性 示现 修辞方式 修辞学 
修辞与读书
《当代修辞学》1982年第2期12-14,共3页吴孟复 
人们讲修辞,好象只是为了作文;其实,还应该是为了读书,特别是对读懂古书,作用更大。因为掌握前人修辞的规律,才能更好地读通书中文义,并进而提高鉴赏能力。例如:《诗经》中《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胡取禾三百億兮","胡取...
关键词:修辞手段 诗人 王力 示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