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静

作品数:141被引量:6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宁梅晓云王月洁李光福燕良轼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修心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1期410-412,共3页席崇程 冯全生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3NSFSC1811),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No.SCJJ24ND210)。
修心不仅是中医养生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立人、为医之根本,然而相关研究较少。笔者从“医哲互参”的视角,研究发现中医的修心理论继承儒家、道家和理学等哲学“主静”之观点,将“守静”作为修心之根本。守静之法,中庸为要,一方...
关键词:修心 守静 中庸 养神 医德医术 
守好一方“静”土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24年第6期72-72,共1页季家旭 
习主席主政浙江时,曾撰文《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劝诫干部要“静心思考、冷静处事”。一个静字,看似简单,想要守好做实却着实不易。守静强定力。守静首要就是涵养定力,培养遇事不慌、临危不乱、处险不惊的强大心理素质。三国时的空城...
关键词:临危不乱 定力 空城计 守静 司马懿 心理素质 做人做事 
《青年博览》2023年第17期11-11,共1页黎戈 
很希望自己是一棵树,守静、向光、安然,敏感的神经末梢,触着流云和微风,窃窃地欢喜。脚下踩着最卑的泥,很踏实。还有,每一天都在隐秘成长。想做树的人比比皆是。
关键词:向光 守静 神经末梢 
归根守静方配合灸法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第17期59-63,共5页李明阳 张文福 郑学东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0JR10RF815)。
目的:探讨归根守静方配合灸法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归根守静方配合灸...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肾气虚型 归根守静方 灸法 涌泉穴 
山居:短暂休憩,还是长期发展?
《恋爱·婚姻·家庭(下半月)》2023年第2期8-10,共3页石悦欣 
过完春节,守静回到了湖南湘西山脚下的村子,这是她搬离秦岭山麓后的第二个隐居地.五年前,她和朋友辞掉工作,告别城市,来到山中生活.看云卷云舒,赏高山流水,抚琴喝茶,看书作画,舞文弄墨——这些都不常有,常有的是劈柴挑水、洗衣做饭、翻...
关键词:云卷云舒 面朝黄土背朝天 湖南湘西 守静 高山流水 隐居 城里人 
從《淮南子》的《脩務》與《主術》看黄老道家的儒道融合
《道家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278-304,共27页陳麗桂 
司馬談説黄老道家“兼儒墨”,《淮南子》集黄老道家思想大成,自述選作宗旨,要“紀綱道德,以經緯人事”,《主術》、《脩務》兩篇清楚顯示了這樣的狀況。《主術》標舉治政的高境界是“太上神化”。所謂“神化”,指的是一種從《老子》致虚...
关键词:《淮南子》 黄老道家 致虚守静 儒道融合 虚静 
张军容:用28年的坚守静待一个个生命精彩绽放
《山西教育(管理版)》2022年第2期54-55,共2页石岳巍 
张军容是阳城县第三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1994年,她第一次登上讲台,转眼间便是28年教书育人的光阴。在日复一日的教育工作中,张军容从未停止过对育人的思考,因而形成了她自己立德树人的"方法论"。
关键词: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方法论 语文教师 精彩绽放 阳城县 静待 讲台 
浅析儒道哲学结合的心理应用价值
《文化学刊》2021年第10期112-115,共4页席静雅 
我们的社会处于标准和价值观巨变的时代,物质生活丰富多彩,而人的心理反而愈加脆弱,各种心理问题乃至精神疾病悄然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为社会埋下了诸多隐患。全世界已广泛关注和研究解决方法,我们自身也会被抛回到对自我的追寻之中...
关键词:社会价值 致虚守静 儒道互补 心理应用 
“以物观物”:《老子》悟“道”路径的现象学分析被引量:1
《武夷学院学报》2021年第7期25-28,共4页周建琼 
以西方胡塞尔现象学为理论参照,对《老子》中所提出的“以物观物”的悟“道”方法路径进行分析阐释。老子根据形而上之“道”的无形、恍惚等不稳定性特征,提出了指向本质直观的“以物观物”的方法。通过具有“道”与“物”双重张力的“...
关键词:《老子》 以物观物  致虚守静 现象学 
复本然之“悟”——老子哲学中的“致虚”“守静”功夫论研究
《文化学刊》2021年第7期137-139,共3页王婧 
"致虚"和"守静"是老子提出的两种心灵修养功夫。老子认为这两种功夫相辅相成,都是对于清静自然之心境的极致追求,亦是对于道体之本然的复归。只有达到"虚"的极致才能够与道体之本然相合,只有对"静"的专一笃守才能使心灵返归于"虚"的极...
关键词:老子哲学 致虚 守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