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研究

作品数:653被引量:1583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崇山金玉萍张国良谷征焦若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国际新闻界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反粉丝、非粉丝与复杂情感:三波粉丝研究浪潮后的受众研究复兴——对乔纳森·格雷教授的学术访谈
《国际新闻界》2024年第2期161-176,共16页张世超 尹一伊 谢卓潇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重大题材影视作品在青年受众中的传播效果及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3YTC042)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编号:20RXW159)阶段性成果。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的乔纳森·格雷教授深耕媒介与受众研究二十余年,尤其关注粉丝研究、电视受众研究等议题。乔纳森始终保持批判与反思的立场,另辟蹊径地关注到反粉丝、非粉丝以及对特定媒介产品抱有负面情感的受众,并...
关键词:乔纳森·格雷 粉丝研究 受众研究 负面情感 文化研究 
智能时代传播学受众与效果研究:理论、方法与展望--与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斯坦福大学杰佛瑞·汉考克教授对谈被引量:12
《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3期108-128,共21页李晓静 付思琪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8AXW005)的阶段性成果。
人工智能技术的兴盛,不论在理论发展或是研究方法层面,都给传播学科的受众与效果研究带来了新契机。本文立足于国际前沿和本土研究的视角,通过与祝建华教授和杰佛瑞·汉考克教授的学术对谈,探讨了智能时代受众研究和媒介效果研究的前沿...
关键词:受众研究 效果研究 理论前沿 研究方法 人工智能 用户行为 计算传播 国际化 
春晚作为记忆实践——媒介记忆的书写、承携和消费被引量:39
《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1期154-176,共23页谢卓潇 
本文考察媒介记忆被书写、承携和消费的过程,以受众为出发点讨论春晚和媒介记忆,即春晚是谁的和什么样的集体记忆,同时透过受众记忆讨论春晚长期社会文化影响,与现有关于春晚如何建构"家-国"意识形态的观点对话。研究以动态、实践和流...
关键词:集体记忆 媒介记忆 记忆实践 央视春晚 受众研究 
沉浸式传播中的身体经验:以虚拟现实游戏的玩家研究为例被引量:71
《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5期6-26,共21页周逵 
虚拟现实技术以其高度的感官沉浸感、体感交互性带来了存在论意义上的颠覆性。虚拟现实类游戏玩家通过高度拟真、再造现实的技术入口进入游戏营造的虚拟环境后,展现出相对以2D画面和键鼠交互为特点的传统游戏更为独特的身体经验。本研...
关键词:虚拟现实 沉浸 受众研究 身体经验 
风险沟通如何做到以受众为中心——兼论风险沟通的演进和受众角色的变化被引量:22
《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6期74-88,共15页黄河 刘琳琳 
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之"中国公共传播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项目的支持~~
本文通过对风险沟通理论与相关实践的梳理,提出受众在风险沟通中的角色经历了从"无知"的信息接受者到需要观照的权利主体,再到合法化的合作伙伴的变化过程。以受众为中心已是大势所趋,然而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风险沟通者首先跳出几个认...
关键词:风险沟通 受众研究 风险社会 危机管理 公共参与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被引量:24
《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9期122-134,共13页幸小利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受众处于一个新旧媒体融合的传播环境当中,受众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这些新的变化中,传统的受众研究范式也将面临新的转换与更新。本文将根据范式的三个层面: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对新媒...
关键词:范式 受众研究 新媒体 
被遗忘的奠基人:赫佐格的学术贡献及其在传播学史上的“失踪”被引量:6
《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6期92-104,共13页黄雅兰 
本文重读哥伦比亚学派早期成员赫尔塔·赫佐格的广播受众研究,意在指出赫佐格在研究议题、方法和范式等方面对传播学的贡献:从研究议题看,赫佐格首次将中下层家庭妇女及女性叙事类型广播肥皂剧作为研究对象;从研究方法看,赫佐格最先采...
关键词:传播学史 受众研究 性别研究 知识社会学 
媒介的意识形态批判抑或受众研究:霍尔模式的现象学分析被引量:5
《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11期47-58,共12页赵永华 姚晓鸥 
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计划(项目号:Ncet-11-0504)的支持~~
一般理解,霍尔模式开启了受众研究之门。本文却认为霍尔模式最终澄明了意识形态编码对于受众解码的意义限制,并揭示了诸文化形式、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意识形态本质,进而指向了对媒介的意识形态批判之路。霍尔模式所提出的三种解码策...
关键词:霍尔模式 意识形态 现象学 受众研究 
营销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研究:理论和实践本土化被引量:8
《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8期119-127,共9页曾秀芹 程煜 
厦门大学基础创新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文化背景下奢侈品广告传播机制研究:‘第三人'效果视角"(项目编号:2011221008)的阶段性成果~~
在第三人效果研究进入三十周年之际,该文关注国内的空白研究领域——营销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该文对国外营销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分析了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受众、媒体、社会距离等重要影响因素的独特之处;最后就国内...
关键词:营销传播 第三人效果 传播效果 受众研究 广告 
身份认同与技术转向:新受众研究的发展态势被引量:13
《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7期40-44,共5页金玉萍 
新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族电视受众及认同研究"阶段性成果
本文梳理了新受众研究在国外的发展,认为其呈现出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在后现代语境之下,随着身份政治研究的发展,集中于探讨不同民族、性别、年龄的受众如何利用电视实现自己的身份认同;二是将媒介技术的视角结合到对日常行为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新受众研究 身份认同 技术转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