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学

作品数:1451被引量:29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金海平李春燕王超彭建军邱秀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滦县第四中学南京市竹山中学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神州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体验教学法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应用
《神州》2018年第4期83-83,共1页姚良云 
在我国教育改革工作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初中思品教学只有立足学生实际、积极丰富创新,才能保持长久的活力,实现与时代的共同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体验教学法的相关概念;其后,围绕表演活动、分享活动、辩论活动等多种教学活动方式,...
关键词:体验教学法 初中思品课堂 辩论比赛 
探究案例教学法在中学思品教学中的应用
《神州》2017年第34期84-84,共1页杨思铭 
新课改推动着教育领域教学方式不断转变与革新.其中,在实际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教师们常应用的一种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案例教学法的深入发展,现今已逐渐应用于中学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因此...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中学思品教学 应用措施 
初中思品教学中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神州》2017年第27期128-128,共1页刘会君 
本文就如何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本文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即一、用爱搭起心的桥梁;二、放大优点,体验成功的愉悦;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四、把好考试关,培养学困生的自信...
关键词:思品教学 学困生 有效转化 
初中思品教学中静与动的互动艺术思考
《神州》2017年第27期118-118,共1页刘军广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下,系统的掌握课本中理论知识,静态的知识经验与学生的能动行为就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组矛盾统一体,正是这一统一体,推动学生不断学习、掌握新知、不断创新,让自己永远处于向上,健康的成长状态.
关键词:初中 思品课堂 静动 
初中思品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神州》2017年第24期52-52,共1页李云霞 
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同时学会自主学习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结合当前农村思品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提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
关键词:初中思品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让爱发挥作用
《神州》2017年第24期56-56,共1页李秀燕 
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魔法,可以点石成金.教师只有用爱心去呵护学生的成长,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为、聪明的才智,学生如果能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学...
关键词:思品课 教学方式 尝试 教学反思 
优化生活素材创新思品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神州》2017年第16期174-174,共1页郭永欣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的教育形势要求学生需具备和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为主的一项教学课程,能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含义出发,分析了优化生活素材提升学生核心...
关键词:优化生活素材 创新思品教学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初中思品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神州》2017年第15期75-75,共1页景桂珍 
课改后的初中思想品德与以前的思想政治相比, 它的主要特点是淡化了教材知识体系,强化了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和活动实践,突出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种变化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观念和教学模式.从...
关键词:思品 学生 兴趣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神州》2017年第15期198-198,共1页韩红乔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 学习 动机与兴趣,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题而新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 应用 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须教其有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
关键词:初中思品 质疑能力 
初中思品教学中教师怎样贯彻新课标精神
《神州》2017年第15期88-88,共1页刘鸣雷 
新课标理念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是老师,而教师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理念指导着教师的实际教学,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改变:从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从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从重...
关键词:新课标 教育理念 学习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