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研究

作品数:120被引量:14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铁铮宋月红马守信赵梅春杨国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西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博览会通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马敏 
20世纪90年代初,在从事近代商会研究的同时,我们开始切入与近代商会密切相关的博览会史研究。最近六七年,我们又集中时间和精力,撰写了一部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最终成果的《中国近现代博览会通史》。这里,主要从可能的取径、该书...
关键词:博览会 路径与方法 近代商会 中国近现代 通史 
全球通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198-200,共3页刘蔚然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自出版以来,在国际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该书的全球视角为人们认识世界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框架,打破了中外传统世界通史编慕的局限性。《全球通史》在谋篇布局、结构、研究方法、观点方面有颇多创...
关键词:《全球通史》 世界史 全球史观 文明交流 
中国博览会通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被引量: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56-67,共12页马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博览会通史”(13&ZD096)。
中国博览会通史要真正体现“通”的特点,首先必须仔细梳理海内外学术界有关博览会史研究的各种取径与方法,同时依据中国语境与中国史事做出自己的判断,探索真正适合中国博览会史实情的研究路径。其次,需从“内史”与“外史”两方面来综...
关键词:博览会 通史 取径 内史 外史 主线 
辽金元时期书法教育初论
《书法赏评》2022年第4期27-29,共3页何鑫 李华 
泰州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当代视域下的书法篆刻创作研究》(编号:TZXY2020QDJJ008);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张怀璀书学思想对中国书法传承与教育的影响研究》(编号:2021SJA2148)。
辽、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不多的几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历史时期,也是汉文化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书法的教育传承呈现出与其他历史时期不同的特点。研究这一时期的书法教育传承情况,不仅是断代书法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书法通史...
关键词:书法教育 书法史研究 辽金元时期 教育传承 通史研究 传承发展 特殊历史时期 传承情况 
关于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7期86-87,共2页王铁铮 
《西亚非洲》2021年1期,23000字通史研究为历史学学科建设的龙头,它不仅是衡量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不同侧面代表一个国家史学研究的综合学术水平。通史研究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其撰著的难度,而就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来说尤为如此...
关键词:综合性研究 西亚非洲 学科建设 阿拉伯 特殊功能 史学研究 不同侧面 学术水平 
浅析杜维运的三卷本《中国史学史》
《文学少年》2021年第16期0018-0018,0020,共2页孙洁 
杜维运的《中国史学史》在时间上贯通古今,空间上兼顾中外,并首次把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的内容置于史学通史的逻 辑结构中阐述,是中国史学通史在中西比较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杜维运 史学史 通史研究 
中国译论通史研究:重识与重写——黄忠廉教授访谈录被引量:7
《山东外语教学》2021年第2期3-9,共7页费周瑛 黄忠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20&ZD31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GWCXXM-14)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首席专家黄忠廉教授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变译理论创始人,科学翻译学、应用翻译学创建者。受《山东外语教学》编辑部委托,笔者就该项目的相关问题对黄教授进行了...
关键词:中国译论通史 翻译理论 跨学科 中外译论对比 
关于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被引量:4
《西亚非洲》2021年第1期3-25,共23页王铁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研究”(10&ZD115)的研究成果
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的整体和系统研究,涉及诸多对其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可归纳为七大问题: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研究的理论指导;多元文明的流变与古代的北非史;非洲阿拉伯国家的氏族、部落、部族与民族国家认同;列强对非洲阿拉伯...
关键词: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 史学理论 古代北非文明 民族国家认同 殖民主义史 阿拉伯社会主义 伊斯兰思潮 北非政治剧变 
征服性翻译与反抗性翻译——评介《后殖民视角下晚清1811-1911年征服性与反抗性的英汉翻译》被引量:1
《外国语言文学》2020年第3期329-336,共8页黄增 张威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语双向跨模态翻译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19YYB011);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本科翻译专业视译多模态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XJJG201803)。
1引言翻译史研究通过梳理翻译活动、翻译作品、译者以及人们对这些要素的认识历史,对其进行分析和阐释,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翻译通史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60年代。国内的翻译史研究起步稍晚于西方,但发展势头迅猛。
关键词:翻译作品 翻译史研究 英汉翻译 通史研究 反抗性 翻译活动 后殖民视角 征服 
《资本论》与天人合一——关于劳动过程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4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5-22,共18页许光伟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HBSK2019ZD035)
《资本论》是一部反映"天人合一"思想的通史涵义的经济作品,断代史规定蕴含其内,然则以"劳动过程"为分析内容,以"经济形式"为分析形式。《资本论》这一辩证法的深意在于:(1)以劳动过程的辩证法发展为经线,构建"天人合一"结构体式,寻求...
关键词:《资本论》 天人合一 中国化 劳动过程 价值形式 辩证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