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语义学

作品数:37被引量:10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建芳贾国恒黄华新娄永强罗龙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经济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大众文艺(学术版)》《中国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隐喻认知的语义对称性问题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5年第1期36-44,共9页洪峥怡 黄华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隐喻的逻辑表征与认知计算”(项目编号:18ZDA290)。
通常认为,隐喻表达在认知上具有不可逆性,即本体和喻体在语句中的地位是非对称的,交换本体和喻体会极大地改变语义甚至使语句不可理解。但作为隐喻理解基础的相似和类比,却都是典型的对称关系。本文以基于情境语义学讨论隐喻在对称性上...
关键词:隐喻认知 不可逆性 对称性 情境语义学 
跨语言视角下汉语未完整体标记“着”的语义
《当代语言学》2024年第1期54-69,共16页张梦杰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形式语义和语法化双重视角下汉语未完整体研究”(2023CYY027);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非人称构式的认知修辞研究”(2020CYY02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型语料库的中原官话共时比较与历时探考研究”(21&ZD28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在情境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跨语言的角度来分析汉语未完整体标记“着”是否具有法语和俄语未完整体标记所具有的惯常义、进行义和状态持续义等一系列语义。本文发现汉语“着”、法语未完整体标记和俄语未完整体标记共享惯常义、...
关键词:未完整体标记 “着” 跨语言视角 情境语义学 语法化 
当代指称理论的“第三条道路”探赜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9期40-46,共7页王建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意向性指称理论最新发展研究”(20BZX1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义逻辑悖论的历史发展、理论前沿与跨学科应用研究”(18ZDA031)。
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所面临的困境,使得当代指称理论的研究转向了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萌芽于阿斯海姆的意向性指称理论,其典型特征是否定了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关于“如果存在真正指称词项,则其必无含义”的共同预设。奠基于逻辑行动...
关键词:指称理论 意向性 半描述论 类属性 情境语义学 
情境语义学变革性之实证探析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4期9-10,共2页罗龙祥 刘叶涛 
情境语义学是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J.巴威斯和J.佩里在20世纪80年代创建的一种语义学理论,它是在形式语义学和可能世界语义学基础上的一种变革;其变革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遵循“语义质朴性”原则。当我们运用语言来交谈时,如果能够顺...
关键词:语义学理论 情境语义学 变革性 形式语义学 逻辑学家 可能世界语义学 美国哲学家 质朴性 
涉及态度报道的替换规则——情境语义学变革性之实证探析
《世界哲学》2022年第6期128-136,158,共10页罗龙祥 刘叶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情境理论对意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逻辑关系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YJA7204000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哲学的困惑”(项目编号:22JHQ03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当代指称理论重大问题与前沿进展研究”(项目编号:63202306)的阶段性成果。
确立逻辑规则是进行逻辑推理的前提,遵守逻辑规则是逻辑推理有效性的保证。倘若完全遵循了逻辑规则的推理是无效的,则问题应在于逻辑规则本身。逻辑哲学对此问题的解决有二:一是直接限制逻辑规则适用的范围,比如使其只适用于形式推理;...
关键词:情境语义学 态度报道 替换规则 心智状态 
情境语义学视角下的摹状词意义
《文学教育》2022年第26期127-129,共3页姚瑶 
本文基于情境语义学,研究罗素摹状词理论中摹状词的意义.罗素的理论中,摹状词没有指称功能只有描述功能.在情境语义学视角下,不同的情境会赋予摹状词不同的用法,主要有指称用法、外在归属性用法、内在归属性用法、同位性用法、函数性用...
关键词:摹状词 情境语义学 摹状词用法 
概念隐喻的情境转移被引量: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年第1期103-108,共6页洪峥怡 黄华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隐喻的逻辑表征与认知计算”(18ZDA290)。
隐喻是一种用熟悉的概念来理解和体验陌生概念的认知方式,这一效果的实现遵循特定的理解机制。在情境语义学的框架下,综合隐喻理解过程中的语义和语用因素,可以对经典的概念隐喻体系进行重构。隐喻概念的功能是通过对信息进行抽象和还原...
关键词:概念隐喻 情境理论 情境语义学 
认知科学视域中隐喻的表达与理解被引量:48
《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48-64,205,共18页黄华新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主办的“语言、认知与心灵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隐喻的逻辑表征与认知计算”(18ZDA290)阶段性成果。
隐喻作为20世纪认知科学的三大重要议题之一,在认知机制的探索方面受到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关注。从认知符号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隐喻的表达和理解,隐喻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由于隐喻表达的是非字...
关键词:隐喻 认知符号学 情境语义学 信息流 
情境语义学论的语义质朴性原则探析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22-28,共7页罗龙祥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行动主义的意义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0451;情境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理论对意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逻辑关系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YJA72040001。
情境语义学坚持语义质朴性原则,要求语义学必须尊重自然语言表征世界的充分性,而不是用理想的标准模型或形式确定性来磨平自然语言。由此需要克服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需要一种方法将语言和世界严格地区分开来,以避免用确定的世界来反注...
关键词:情境语义学 质朴性 指称性 功效性 组合性 
对说谎者悖论的探析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年第9期248-249,共2页吴明昕 
说谎者悖论是语义悖论,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说谎者悖论是指简单的说谎者悖论,广义的说谎者悖论是指简单的说谎者悖论以及以及强化的说谎者悖论。说谎者悖论之所以成为悖论,是由于我们在思考"本语句是假的"这个命题的是真是假时出...
关键词:说谎者悖论 真理论 情境语义学 类型论 层级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