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指称

作品数:27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于庆玲秦瑜陈刚马文许保芳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安徽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阿拉伯世界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人称指称看奥登诗歌中人的异化
《文学教育》2022年第30期36-38,共3页黄姗姗 
诗人凭借人称代词抒发个体情感,人称的具体指称意蕴丰富。英国诗人奥登的诗歌蕴含着无限丰富的现代性,其早期创作的诗歌《无名的公民》和晚期创作的诗歌《没有墙的城市》,都表现了现代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写照。人在这种官僚资本主义...
关键词:人称 《无名的公民》 《没有墙的城市》 人的异化 
指称在英语语篇构建中的作用
《校园英语》2017年第15期219-220,共2页张蓓 
英语语言里有一些具有指称功能的语言项目,特别是各种人称指称与指示指称。这些指称在英语语篇的构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指称的合理运用可以增强语篇的衔接,使语篇更加顺畅。恰当运用各种指称,可以凝练语言的结构,使语篇中的表...
关键词:指称 英语语篇 构建 人称指称 指示指称 
国内外企业网站主页公司简介语类的人称指称对比分析
《海外英语》2015年第21期234-235,238,共3页汶静 
该次研究基于语料库视角,对50篇中英文企业网站主页上的公司简介中的人称指称进行对比分析,力图描述和揭示使用人称指称的区别和共性,研究发现,中英文简介中人称指称的使用存在一定共性,但也存在差异,进而指出缩小差异的途径是改进部分...
关键词:公司简介 人称指称 对比分析 
从语篇衔接探究汉诗英译的人称确定与意境传递——以杜甫《月夜》四种英译本为例被引量:1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71-74,共4页吕丹 朱小美 
语篇是语言系统中最高级别的单位,而衔接是组成语篇的语义关系的手段,指称又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诗词作为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诗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含蓄,汉诗词为了意境的...
关键词:语篇衔接 人称指称 汉诗词英译 意境传递 《月夜》 
基于衔接理论的精读教学——以指称现象为例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5年第2期119-120,共2页陈琳琳 
对衔接手段的知识匮乏,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了解作为衔接手段之一的指称,弄清楚指称项目的指称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理解上下文,理清篇章内的逻辑关系,宏观把握文章的总体布局,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衔接手段 人称指称 指示指称 比较指称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存在的人称指称问题及改善途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8期151-152,共2页于庆玲 
通过对英语课堂会话的分析,发现使用频率极高的人称指称的应用存在误用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强调作为语篇谋篇机制的指称语,对口语语篇衔接的重要性和中英指称体系的差异,进而培养学生的语篇认识,改善指称错误使用的现状。
关键词:教学 人称指称 英语口语 
论会话语篇中人称指代语的优选原则被引量:2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41-45,共5页姜秀娟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新闻语篇中评价意义的跨语言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1CWXJ01)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研究在分析汉语自然会话语料的基础上,对会话中人称指代语的优选原则进行了探讨,补充、完善了会话中人称指代语优选原则的构成、运作模式与等级。研究发现:1)会话语篇中人称指代语存在可识别性优选原则、最小化优选原则、关联优选原...
关键词:人称指称 优选原则 运作模式 原则等级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生书信写作中人称指称衔接研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368-368,共1页唐亚娟 
指称,作为衔接的手段之一,它对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高中生,英语专业三四年级大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语料库的科学准确的分析方法,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高中生,英语专业三四年级大学生在英...
关键词:语料库 中国学生书信写作 人称指称 
名与实——基于《为奴隶的母亲》的人称指称
《文教资料》2012年第19期32-33,共2页罗明惠 
本文从老子的名的概念出发,以指称理论为主要依据,通过分析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中主人公春宝娘的人称指称的特点,讨论小说中人物的名与实之间的对应和叛离关系变化,以及其对于人物身份的影响和对人物命运悲剧性的揭示作用。
关键词:柔石 人称指称 名与实 对应 叛离 
大学生英语口语人称指称“I”“we”的研究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7期149-149,共1页于庆玲 
本文通过对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中90人的会话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发现人称指称"I"和"we"的使用频率极高,其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指称,更是有劝说、同意、寻求一致性等作用。
关键词:指称 人称指称 英语口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