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

作品数:23424被引量:31276H指数:4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苗明三白明邓晓芒张法何清湖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儒家是否回避了道德冲突?——从中西互镜的视角看
《天府新论》2025年第3期77-87,156,157,共13页苏晨生 
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项目。
道德冲突是西方学界的热门话题,而将其用在研究儒家伦理方面进行互文性的诠释,无论对于解决道德冲突本身还是重新理解儒家伦理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两者能够在同一个频道上相互诠释,区分狭义和广义上的道德冲突是必要的。对于儒家来说...
关键词:道德冲突 儒家伦理 经权 比较哲学 
《格致草》中的气论思想探析
《中国哲学史》2025年第2期126-135,共10页王博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22WKYXQN053)的阶段性成果。
明代儒者熊明遇在其著作《格致草》中接引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并以之改造中国传统气论思想。他在本体论上将气作为万物之本原,在宇宙论上融会传统阴阳二气说和西方四元行说,建构起了解释两间万有生成变化的气化流行理论。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熊明遇 《格致草》 明清气论 格致学 中西会通 
从世界历史目的看“价值语词”内涵的中西差异——以“自由”内涵的中西比较分析为例
《理论探讨》2025年第2期43-51,F0002,共10页吴宏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坚持和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研究”(20AZD00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六个“价值语词”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早已被使用。尽管中西使用很多相同的“价值语词”,但这些“价值语词”只在作为“抽象符号”的“语词”时才是相同...
关键词:世界历史 自由 价值语词 中西比较 
中西认知方式差异的哲学审思——“格物致知”与“知性为自然立法”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崔雨晴 
哲学学科常被视为起源于西方古希腊,因此中国学者对哲学的研究往往采用西方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生存论的理性框架,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分析也基本延续这一逻辑。实际上,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精神理性层面的建构路径有着显著差异:在认知方式...
关键词:差异 切身体验 格物致知 理性建构 
中西互鉴视阈中潘知常的生命美学再思考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杜璇 孟焱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的浪漫诗在中国的批判性接受与本土化重构——以皖南现当代诗作为核心”(2022AH051548);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科研创新团队项目“《淮南子》译介传播及中西文化交流研究创新团队”(2023AH010052);2023年度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变译理论视域下的豆腐文化译介研究”(2023AH051525);2024年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计划编制重点项目“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徽文化外宣翻译研究”(2024AH053246)。
中国美学名家潘知常从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精神“生”“情”“境”出发,构建了“生命视界”“情感为本”“境界取向”的“情本境界生命论”“美学体系”。他用拿来主义的态度,广泛吸收借鉴中外美学、文学、哲学思想宝库,打通古今,融汇中...
关键词:生命美学 生命本体 情本境界生命论 艺术与审美 
严复的文明会通观及其当代启示
《学习与探索》2025年第1期149-156,共8页李承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研究”(23&ZD010)。
文明需要传承与创造,人类实践的历史即传承与创造文明的历史。但由于人类实践的丰富性和族群的差异性,导致了文明的差异性,因此,在继承和创造文明的实践中,如何处理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的关系、如何学习其他文明形态、如何会通不同文明元...
关键词:严复 中华文明 中西文明会通 
中西文化初期的碰撞与交汇——论柏应理等的《论语》翻译与诠释
《哲学研究》2024年第12期43-52,123,124,共12页孙宝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心学的形成发展与四书学的重构研究”(编号19BZX065)的阶段性成果。
耶稣会士柏应理等于1687年编译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夫子》是中西文化由接触碰撞进而走向高层次交流汇通的体现。本文基于这一视角从哲学家形象的塑造、最高主宰的翻译与诠释、最根本美德的翻译与诠释等方面对该译本进行探讨。柏应理等...
关键词:柏应理 论语 孔子 哲学家 
探生之本相与展变:三生诗学的生成及应用
《齐鲁学刊》2024年第6期149-160,共12页龙娟 张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比较视域下美国环境文学的‘跨’与‘通’研究”(23FWWB011)。
“三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揭示宇宙万物诞生之本源、探寻宇宙万物演生之奥秘、揭示生命多重层次、总结生命间性关系的重要思想。近年来,三生多被纳入哲学及教育学领域,用以阐明万物相克相生的辩证法则以及推行生命整体主义下的...
关键词:三生诗学 中西文化 思想资源 互鉴会通 
创新传统与弥合中西:支伟成诸子学的现代转向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90-99,124,共11页华云刚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庄子学的传统范式与现代话语重构研究”(项目编号:23FZXA005);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庄子学的传统方法与现代范式重构研究”(项目编号:2023SJZD116)。
近代以来,以西学解读和阐释中国传统成为学术发展的方向。在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支伟成注重挖掘诸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在诸子思想架构、研究方法、学术体例等方面都有所开拓创新,受到章太炎、钱基博等人的赞许。从内容...
关键词:支伟成 诸子学 政治关怀 话语体系 现代转型 
中西经学的传承与会通——许彬《四史全编》研究
《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12期108-121,共14页洪晓纯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督教中国化’视域下《约翰福音》汉语译本的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9CZJ020)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徐家汇藏书楼中藏有一部鲜为人知的圣经四福音书文言译本,题为《四史全编》,由近代耶稣会华人司铎许彬所译。《四史全编》的正文部分以阳玛诺的《圣经直解》为底本,对照拉丁文《武加大译本》进行增删和调整,并统一神学术语、润色文...
关键词:圣经汉译 圣经注释 基督教中国化 中国天主教 许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