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哲学

作品数:96被引量:10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蒙培元蔡方鹿张允熠陈来钟小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用行舍藏:朱子哲学中命限的消解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83-97,共15页张云起 
朱熹通过理气结构延续和完成了宋代道学诸儒对“命”概念的改造,将经典传统中“命”概念的“命限”与“使命”二义内在地整合,并将“命”概念的核心确立为“使命”,以“使命”收束“命限”,削弱“命”概念之中不测而阻碍人道德实践的面...
关键词:宋明理学 朱熹哲学 理气 用行舍藏 天命 
朱熹哲学的义利观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23-29,共7页左明家 张新国 
2023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江右文库子部选目与研究(元代儒家类)”(23WT49);2023年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基金“儒学与现代性张力之中的熊十力哲学”(YC2023-S051)。
“义利之辩”是朱熹关注经验世界道德价值准则的重要切入点。“义”与“利”并非互相矛盾的存在,在超越视角下的“义利”是“一体不二”的存在;在限定立场下的“义利”则需要分判好坏。但是浙江地区流行的“义理与利害只是一事”的看法...
关键词:朱熹 义利之辩 源流互质 
朱熹哲学研究的批判与反思:“心统性情”的意象诠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63-73,共11页李煌明 
"心统性情"是朱熹心性论的枢要与纲领,然而当如何诠释却是难题,当前学界至少有三种互不相容的意见。从意象诠释出发,理解"心统性情"的前提便是"即心即道"天人合一。依本源结构而推之,朱熹诸多说法,只是所指轻重不同,各有地头说。意象诠...
关键词:朱熹哲学 心统性情 意象诠释 方法反思 
朱熹哲学中的“仁者爱之理”思想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96-101,共6页钟小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07)
“仁者爱之理”是朱熹哲学思想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朱熹对其作了十分深刻的阐述。朱熹突破了传统的章句训诂,更多地是从哲学本体论上,对其作了富有创造性的阐扬,主要从“仁者爱之理”的动态性、“仁者爱之理”的开放性以及“仁者爱之...
关键词:朱熹 仁者 爱之理 
朱熹哲学中“自然”概念的内涵和角色被引量:3
《现代哲学》2019年第4期130-138,146,共10页吴亚楠 
“自然”不仅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术语,也是包括朱子在内的儒家哲学的重要术语。在朱熹看来,“自然”是指没有人欲掺杂或造作的,天理本体完全实现自己或者被实现的状态。这包括三种情形:形上本体的先天存在、动植物的当下和人符合天理的行...
关键词:朱熹 自然 天理 当然 道家 
朱熹哲学的内在矛盾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5-14,254,共11页沈顺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天统人到人统天:中国古代天人学研究"(16JJD720009)
朱熹虽然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却在诸多哲学问题上存在着某些不足。在鬼神观上,他认为鬼神是气,是形而下者;在人性论上,他认为恶来源于气质之性,天地之性便没有了地位;在道气观上,朱熹主张道是体是用。用便是气之流行。道气之间或别或合...
关键词:朱熹   
朱熹哲学境界论的建构
《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期67-71,共5页孔令宏 
境界论是朱熹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惜前人对此鲜有涉及。朱熹的超越现实而建构精神境界,首先要处理好外物与自己、个人与社会的内外关系的矛盾。这在朱熹哲学中,前者表现为通过格物致知处理好道问学与尊德性的关系,后者表现为内圣与外...
关键词:朱熹 境界 道问学 尊德性 
论朱熹哲学中的公共性思想被引量:6
《哲学研究》2017年第5期70-77,共8页朱承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诗经>与礼制研究"(编号16ZDA172)子课题"诗礼文化成型与当代传承"的阶段性成果
朱熹的"理一分殊"思想,强调天理的普遍性,为社会交往的公共性原则提供了形而上依据,也是其公共性思想的逻辑前提。朱熹注意区分公私之别,将天理人欲之辨看作公私之辨,认为公是仁爱思想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与先儒一样,朱熹认为公共性价值...
关键词:朱熹 公共性 理一分殊 天理人欲 絮矩之道 
民国时期朱熹哲学研究中的日本影响被引量:3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6期43-50,共8页乐爱国 陈昊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07)
民国时期的朱熹哲学研究既是当时学者的学术探讨,同时也包括了对于日本朱熹哲学研究的引入和创新;日本的影响构成了民国时期朱熹哲学研究的重要特色之一。日本的影响,不仅在于一些重要学术著作的译介,而且还表现为对于朱熹哲学的论述框...
关键词:民国时期 朱熹哲学 日本影响 理气论 
朱熹哲学中的欲望与秩序
《管子学刊》2016年第3期64-68,共5页崔亨植 
Supported by the Korea Howon University Grant
为建设理想社会,儒家一直集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哪种社会秩序是更为合理的?它合理的依据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并维持这种社会秩序?同时,与此问题相关的是,怎么去定义人的欲望,怎么去解决秩序与欲望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和矛盾。关于这些问...
关键词:天理 人欲 天理之节文  私与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