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语后置

作品数:147被引量:7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周琴杨德明王卉毛显会张景霓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滨海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用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求闻之若此”中的“之”字探析
《语文教学之友》2023年第7期27-28,共2页陈小波 
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词“之”字的用法有很多种,通过探讨《穿井得一人》中“求闻之若此”一句中“之”字的不同理解,厘清“之”字的意思。
关键词:“求闻之若此” “之”字用法 状语后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集萃
《初中生辅导》2018年第Z3期4-6,共3页曹政兰 
一、知识清单1.通假字(1)曾3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2)困于心衡3于虑而后作(通'横',梗塞,不顺)(3)入则无法家拂3士(通'弼',辅佐)2.古今异义(1)傅悦举3于版筑之间(古义:被任用今义:托举,拿起)(2)管夷吾举于士3(古义:狱官今义:士兵)(3)...
关键词:使动用法 状语后置 法家拂士 动心忍性 形容词 畎亩之中 
文言翻译的四个知识点
《高中生学习(试题研究)》2016年第6期22-23,共2页胡丽丽 
整体求解文言文,难度不可否认。应对考试,理解了七八成内容就能解题,但是对翻译题却要精雕细啄,因为评卷的得分点都是明确的。而且大部分命题者都会选择那些含有特殊文言语法现象的句子给我们来翻译,因此熟悉语言的运用法则对考生来讲...
关键词:语法现象 命题者 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七八 状语后置 倒装句 句法结构 语法概念 
学习文言文并不难
《人生十六七》2016年第17期31-31,共1页李志春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好语文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文言文学习历来是初中大部分同学头疼的问题,怎样迈过这道坎呢?先说一说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虽然文言文不是现实中的语言,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已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还在以各种...
关键词:现代文 复音虚词 为动用法 名词活用 状语后置 语音问题 使动用法 词类活用 句尾 主谓倒装句 
文言文阅读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2016年第5期60-68,共9页卢崇斌 
考点透视想一想: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根据中考要求,文言文阅读的主要考点如下:1.准确释词:利用文下注释、平时积累,或根据拓展联想等方法,确认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用法。2.正确译句:要求字字落实,直译为主;内容正确,...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释词 内容要点 情感态度 词类活用 人物形象 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状语后置 语境分析 
如何提高文言文翻译“盲做”的效率性被引量:1
《语文知识》2016年第5期47-49,共3页高华 
我校最近举行了高三文言文翻译的教学研究活动。整体感受是:从事高三文言文翻译教学的几位老师在方法指导上一直还秉承着初中文言文翻译教学的"五字真经":"留、补、换、删、移"。所谓的留即保留无须翻译的字词,如皇帝的年号等;补...
关键词:整体感受 状语后置 语境意识 句式结构 不一一 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词类活用 阅读题 四字词语 
翻译的“采点”意识
《高中生学习(试题研究)》2016年第3期22-23,共2页刘霞 
关于文言文翻译,老师在课堂上总结了一些应试规律及技巧。如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通过"留、补、删、换、调、选"等方法,将文句译到"信、达、雅"的境界。而运用这些技巧的前提必须是对文句中字词义及文言句式的把握。一...
关键词:语法现象 命题者 句式结构 中字 分点 状语后置 意动用法 为动用法 比喻义 现代汉语 
打造文言文翻译教学的高效课堂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6年第3期81-82,共2页钟清棠 
笔者结合粤教版高中语文,在以往文言文翻译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借此提高语文教师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水平。一、不变的标准:信、达、雅从小学到高中,我们语文教师在...
关键词:高中语文 翻译水平 理论先驱 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 状语后置 语法作用 翻译练习 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 
例谈文言文的翻译要点
《科普童话(新课堂)》2015年第10X期56-56,共1页张小红 
文言文阅读是各地中考必考内容,而翻译又是文言文阅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语文教师常说"要想语文得高分,文言诗词不失分"所以,翻译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翻译好文言文呢?一、了解文言文的结构文言文可以分为词和句。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
关键词:双音词 文言文阅读 词义转移 现代汉语 状语后置 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词类活用 句尾 倒装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教好文言文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10期90-90,共1页李敏 
不少人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老师一字一句地讲,学生一字一句地认真学,老师认为自己讲清楚了,学生认为自己也明白了,这就够了,但在初三下学期总复习时,老师问还记得几篇的时候,学生则茫然地摇头说":一篇也不记...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总复习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现代汉语语法 状语后置 文章大意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文质兼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