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

作品数:4385被引量:2592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友峰薛富兴陈望衡杜学敏王中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学术月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路上:漂泊、书信体写作与“杂文自觉”的风格扩张被引量:3
《学术月刊》2022年第6期138-155,共18页张旭东 
在以《华盖集·题记》为标志的“杂文的自觉”之后,《华盖集续编》在文体、样式及美学方面呈现出更加繁复的多样性和试验性。与之相关的则是鲁迅1926年8月离开北京后,在上海-厦门-广州间的短暂的“漂泊”状态,这种状态指向一种重要的文...
关键词:“路上杂文” “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 杂文的自觉 文体混合 自然美 “艺术的终结” 
“自然的人化”与新中国自然美理论的逻辑进展被引量:10
《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12-20,共9页刘成纪 
近十年来,国内美学界关于自然美的元理论探索已基本位移为生态、景观、环境等门类美学的研究。其中,生态美学为重新认识自然美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但是,从中国当代美学自身的逻辑进程看,生态美学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中国当代美学自身传...
关键词:自然的人化 自然的景观化 景观美学 生态美学 
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适时性被引量:2
《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28-36,共9页海因斯·佩茨沃德 谢地坤 彭锋(翻译) 
新马克思主义美学通过将审美与作为整体的社会联系起来,用一种充满活力的方式揭示了诸如艺术哲学、自然美学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之类的美学的主要领域。它预见了艺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现而被扬弃,最终成为人类生活的富足状态。新马...
关键词:新马克思主义 艺术哲学 自然美学 日常生活审美化 阿多诺 
《周易》重“生”美学思想及其历史影响被引量:1
《学术月刊》1989年第3期44-51,共8页王振复 
一古代“东方所强调和崇敬的往往是自然界的普遍的生命力”、“是生殖方面的创造力,”黑格尔的这一文化见解与美学论断,某种意义上似乎倒是特意针对《周易》美学思想而言的。尽管张政烺先生认为《周易》六十四卦的原型是数图形卦,使阴...
关键词:美学思想 周易 天人合一 历史影响 易传 自然美 六十四卦 生殖繁衍 美学思维 现实人生 
论王渔洋的自然美艺术观
《学术月刊》1987年第1期40-48,共9页吴调公 
风狂雨暴后的静穆王渔洋的一生处于由风狂雨暴转而为初步安定的时代。在这一位对大自然极为敏感的诗人眼中,他看到了旧国青山,寒禽衰草,看到了山山水水、悲欢离合的人事沧桑,有感于明代南都白门的旧院风流已经成为往事。他的多感的心灵...
关键词:王渔洋 自然美 艺术观 自然风 静穆 水墨画 社会内涵 审美特征 自然艺术 明代 
论人是“世界的美”被引量:2
《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37-42,共6页蒋孔阳 
莎士比亚在《汉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中,曾经赞美人,说: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象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这里,“...
关键词:莎士比亚 人类社会 动物 自然美 世界 自然界 艺术美 黑格尔 社会性 美感 
试论山水文学的兴起及其原因被引量:3
《学术月刊》1985年第5期49-55,共7页崔承运 
简要的结论所谓山水文学,是指山水景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被纳入文学表现的领域,成为文学形象的主体,也就是以描绘自然山水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品种。根据这样的认识来考察我国山水文学的情况,对它出现和形成的时间,大体可以归纳如下——...
关键词:山水文学 自然山水 山水景物 山水诗 文学创作 文学形象 自然美 谢灵运 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 
万斯洛夫美论述要被引量:1
《学术月刊》1984年第12期33-37,共5页杨成寅 
苏联美学界在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两个主要派别:“自然说”和“社会说”。我想在本文中介绍一下苏联“社会说”的主要代表万斯洛夫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审美属性 洛夫 审美对象 对象化 自然规律 审美能力 自然美 社会实践 审美关系 社会属性 
自然美与社会实践被引量:2
《学术月刊》1984年第11期72-76,共5页楼昔勇 
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自然界,是一个无比美的世界。不论是蓝天白云,高山流水,花香鸟语,彩虹落霞等等自然景色,还是那烟波浩瀚的洞庭,巍巍耸立的五岳;“秀丽甲天下”的桂林等等游览胜地,它们各以自己朴素、雅致、恬淡、奇异、雄伟、妩媚...
关键词:自然美 社会实践 自然界 本质力量 理论问题 自然素质 生产劳动 丰富发展 人类社会 自然事物 
论自然美
《学术月刊》1984年第6期61-69,共9页姚文放 
在关于自然美的讨论中,人们对自然美的本质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促进了对问题的理解。一些同志认为,“自然美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从而揭示了自然美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一命题脱离自然对象的形式美去讨论问...
关键词:自然美本质 审美关系 形式美 自然物 社会实践活动 规定性 审美对象 内容与形式 对应关系 心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