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伤

作品数:1599被引量:2962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黄鹏陶芳标万宇辉王玉龙唐寒梅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青少年反刍思维与非自杀性自伤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6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2年第9期793-798,共6页王琳琳 许伽彬 雷千乐 江琴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9B173)。
目的:了解青少年反刍思维与非自杀性自伤的相关性。方法:检索CNKI、WanFang Data、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PsycINFO数据库,对有关非自杀性自伤与反刍思维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5篇文献,总计17440名被试。M...
关键词:青少年 反刍思维 非自杀性自伤 META分析 
童年逆境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305-311,320,共8页郑明娟 许小凤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7C037);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80630)。
研究以1142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童年环境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问卷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童年逆境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呈显著...
关键词:童年逆境 核心自我评价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 
初中生校园被欺凌行为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羞耻感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5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年第12期1791-1796,共6页童文德 雷千乐 江琴 
2019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FJ2019B173)。
目的:本研究拟从校园被欺凌和羞耻感两个方面来探究非自杀性自伤,旨在讨论(1)校园被欺凌行为,羞耻感与非自杀性自伤的人口学差异情况;(2)校园被欺凌行为,羞耻感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3)羞耻感在校园被欺凌与非自杀性自伤之间的中介作...
关键词:非自杀性自伤 羞耻感 校园被欺凌行为 初中生 
国外非自杀性自伤表露行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医学与哲学》2021年第16期61-65,共5页许伽彬 江琴 林丽华 魏璊 
2017年福建医科大学启航基金项目(2017XQ1018);2019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9B173);2018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80134)。
通过对近年来国外非自杀性自伤表露的功能、行为特征和阻碍因素进行文献综述,结果发现非自杀性自伤表露具有获得支持和帮助、群体认可、情感宣泄等作用。阻碍非自杀性自伤表露的外部因素有社会公众对非自杀性自伤的污名化,人际关系影响...
关键词:非自杀性自伤 非自杀性自伤表露 病耻感 
网络欺凌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精神医学杂志》2021年第4期371-375,共5页何雅文 江琴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FJ2019B173)。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群体已成为网络世界的使用主体,网络欺凌相较于之前更加普遍。网络欺凌作为不良的人际事件,由此出现的青少年问题行为备受关注,其中网络欺凌与非自杀性自伤(NSSI)主题的研究不断增加。目前,大部分研究者...
关键词:网络欺凌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心理虐待与忽视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被引量:25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6期1140-1143,共4页林丽华 甘明星 郭治斌 张本钰 江琴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80134)资助;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9B173)资助;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392019)资助。
目的:探讨心理虐待与忽视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以及经验回避的中介作用和认知融合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认知融合量表对2065名中学生进行测量,回收有效问卷1959份。结...
关键词:心理虐待与忽视 经验回避 认知融合 非自杀性自伤 
福建省中学生心理弹性家庭亲密度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被引量:28
《中国学校卫生》2020年第11期1664-1667,共4页林丽华 曾芳华 江琴 廖美玲 张瑜敏 郑金娣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80134);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9B173)。
目的探究中学生家庭亲密度、心理弹性与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内在机制,为中学生自伤行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福建省4所中学的2065名学生,采用家庭亲密度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伤害...
关键词:精神卫生 家庭 自我伤害行为 学生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评估与治疗方法被引量:14
《医学与哲学》2020年第17期44-48,共5页贾骏 雷千乐 江琴 
2019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9B173);2018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80134)。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非自杀性自伤的评估工具及其信效度、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综述,结果发现评估工具主要包括综合评估、功能评估和行为评估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和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
关键词: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评估量表 心理治疗 
大学生自伤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和启示被引量:4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年第5期91-95,共5页赖运成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村留守儿童人际敏感性及其对心理健康和学业状况的影响”(2014C096)
已有研究普遍显示,我国大学生自伤行为的检出率约10%~21%;童年期受虐待和忽视、应对方式、人格、负性生活事件、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会影响大学生的自伤行为。基于大学生自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高校应重视大学生自伤行为的防控;重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自伤行为 生活事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