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心灵

作品数:50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韩传喜李震杨钢元魏继洲和伟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国际新闻界》《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黄金珠宝》《全国优秀作文选(小学低年级)》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自由心灵显像的多元演剧开拓——论林兆华对中国话剧演剧学派的贡献
《戏剧艺术》2024年第5期118-130,192,共14页京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话剧演剧学派研究”(20ZD21)的阶段性成果。
在林兆华看来,话剧演剧与生命历程同构,他将舞台作为“心灵显像”的“第二世界”,并在对“人”内心的自由开掘中创造出“一戏一格”的独特舞台语汇。其中,民族演剧美学传统是他通向“自由心灵”的可能前提与方法路径,对后者的深刻追求...
关键词:林兆华 中国话剧演剧学派 自由心灵 民族美学 多元演剧 
胡适,自由心灵的模样
《南风窗》2024年第3期34-37,共4页肖瑶 
有人已在百年前清晰明白地告诉我们,一个自由且包容的心灵,是什么模样.2021年的电视剧《觉醒年代》里,胡适一出场,就惹来一阵晞嘘:不够帅啊。在现代观众的审美里,饰演胡适的演员,虽然五官端正,但的确算不上大帅哥。脸有点宽,眼睛有点小...
关键词:自由心灵 五官端正 胡适 吴彦祖 现代观众 模样 电视剧 
创造者的自由心灵——蒙古族新生代诗人印象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87-95,共9页包来英 
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工程项目“蒙古族诗歌史”(项目编号:MZWH2019_02)。
蒙古族新生代诗人们围绕个体的生命体验,去书写生命主义诗篇。他们将个体的生命感悟融进诗歌,在自由精神的张扬下探求多种想象力模式,力求通过形式上的创新更新诗歌理念,这使得蒙古族新生代诗歌富有了清新的活力。从个体的生命感悟、自...
关键词:蒙古族 新生代 诗歌 
散文教学:体味个性语言,领会自由心灵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0年第12期26-28,共3页陈茜 
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散文独特的语言个性,掌握散文学习的方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散文阅读的鉴赏能力,让课堂回归真正的散文学习中。
关键词:散文教学 个性语言 吟诵 品读 
静品南麓书香,净养自由心灵
《快乐语文》2019年第20期3-5,共3页陈玉理 
听,南山脚下,南溪河畔,学生们的品读声正叩响心门……为营造'书香墨香'校园,福建省永安市南门小学设立了'南麓书苑'品读会,极力打造学生品读会、教师品读会和家长品读会三个平台,并围绕品读会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我们一...
关键词:分享阅读 图书馆 
放飞自由心灵,享受生命感动——浅谈“高效课堂”的建构
《文存阅刊》2017年第24期121-121,共1页魏敏敏 
'以人为本'、'生命狂欢'、'知识超市'、'成长乐园'...课堂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追求着'孩子们真正人性的释放'.轻轻松松上课,快快乐乐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心中梦寐以求的高效课堂状态。然而现实的阻拦一直羁绊着我们的脚步,精心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实践 
呵护个性阅读,放飞自由心灵--浅析个性化阅读的个性体现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年第8期13-13,共1页许玉玲 
个性化阅读以学生的自我领悟为主,教师的作用在于“导”。教师应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激活思维,挖掘潜能,扶植学生的阅读个性,让学生在在阅读中彰显自我个性,在读中思,读中悟,读出自己独创的见解。个性化阅读有三个层级:解悟文...
在乡村养育一颗自由心灵
《中国青年》2016年第5期15-17,共3页陈敏 
每个人都是梦游的尼古德摩,走在通往乡愁的路上。有的乡愁能用世俗的票根到达有的,不能。
关键词:心灵 自由 养育 乡村 乡愁 
政治激情冲荡中的文学书写——抗战时期戏剧创作生态及其影响
《学术交流》2015年第8期193-197,共5页韩传喜 
辽宁省教育厅2012年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东北沦陷区抗战戏剧研究"(W2012166);东北财经大学优秀科研创新人才项目(DUFE2014R33)
抗战时期,中国特殊的战争政治环境对作家的文学选择产生了巨大影响。戏剧因为自身的政治品格,一跃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文体类型,也成为众多作家参与抗战的利器。曹禺、田汉、夏衍、郭沫若等一批剧作家的创作,在过量的政治焦虑之下出现了...
关键词:战争政治 抗战戏剧 政治激情 审美选择 自由心灵 
儿童作文:放飞自由心灵 享受生活之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15年第6期74-,共1页李艺娜 
一直以来,学生认为作文难写,老师抱怨作文难教。大多时候,学生与其说是写作文,不如说是"挤"作文,"榨"作文。实际上,这是长期以来的习作训练脱离实际生活的必然结果。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能做成什...
关键词:享受生活 预备方法 创造机会 走向生活 辨析能力 之乐 活动课 写作素材 仿写 现场体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