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裔身份

作品数:74被引量:11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颖果刘丹蒲若茜刘哲胡兴艳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流亡的命运与族裔身份的变迁与重构——一部新发现的在沪流亡犹太人的德语戏剧《第二副面孔》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刘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德语流亡文学中的历史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5YJA752007)成果。
近年来,在沪流亡犹太人的历史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时隔久远,但依然不断会有新资料得以重见天日。2017年,意大利学者托马斯·索玛多斯发现、整理并出版了奥地利犹太作家马克·西格尔贝格的一部德语戏剧的手稿。这部名为《第二副面孔》的四...
关键词:《第二副面孔》 在沪流亡犹太人戏剧 马克·西格尔贝格 
母国文化与族裔身份:以《折纸动物园》中的物本体书写为例
《华文文学》2024年第6期69-75,共7页张志傲 方英 
当代美籍华裔作家刘宇昆在其推想小说《折纸动物园》中,通过混血儿杰克与折纸玩具间的互动,思考二代华裔如何接纳母国文化及族裔身份。在“思辨实在论”相关理论的观照下,可以发现小说中折纸玩具的灵性虽由人赋予,却逐渐脱离人类掌控,...
关键词:刘宇昆 《折纸动物园》 物本体 思辨实在论 华裔身份 
“模糊的身份”与“本土的发现”——论魏德圣《赛德克·巴莱》的叙事圈套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4年第3期150-160,共11页徐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台湾文学中的中华民族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279)的阶段性成果。
台湾地区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电影亦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分支。抗日主题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电影叙事的重要母题之一。因为历史与现实等原因,台湾电影在表述抗日主题时呈现别样的叙述逻辑。以《赛德克·巴莱》为例,台湾电...
关键词:抗日主题 “殖民统治有益论” 文化/族裔身份 本土化 
露丝·杨的美中双重身份操演——论《接骨师之女》的身份流动性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24年第4期59-66,共8页张春梅 王艳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英国新历史小说的历史叙事研究”(21BWW016)。
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接骨师之女》的女主人公露丝·杨是典型的“ABC”,在美国化的道路上,她首先操演美国人的身份,抛弃自己的华人文化和身份,结果遭遇种族歧视,成为西方社会的边缘人、他者,陷入文化身份寻求的危机。为了走出人生低...
关键词: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 族裔身份 身份操演 身份的流动性 
饮品:厄德里克《守夜人》中的印第安族裔身份政治隐喻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72-77,154,共7页于冬云 李曦 
饮食与族裔身份政治关系密切,是文化批评的一个重要考察维度。美国女作家露易丝·厄德里克的长篇小说《守夜人》中有大量与印第安人饮食相关的叙述,其中的饮品叙述更是构成了复杂、动态的印第安族裔身份政治隐喻:小说人物对饮品的称呼...
关键词:露易丝·厄德里克 饮品 族裔身份政治 隐喻 
洗“黑”贝多芬
《读书》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张磊 
美国作家邝丽莎以《雪花秘扇》等一系列中国题材小说蜚声中外文坛。她金发白肤,高鼻深目。仅从外貌来看,并无黄种人特征。然而,她本人却始终坚持强调自己的华裔身份,也被归入华裔作家的行列。除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她身上八分之...
关键词:华裔作家 《雪花秘扇》 华裔身份 族裔身份 中国题材小说 邝丽莎 中国传统文化 八分之一 
论北美亚裔少儿文学的食物书写与伦理建构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23年第5期139-148,共10页谈凤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下儿童文学发展史”(21&ZD25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儿童文学跨学科拓展研究”(19JZDD03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儿童文学现代演进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19BZM146)。
食物作为一种具象的日常生活符号和抽象的文化能指符号,普遍存在于世界儿童文学。在北美亚裔(尤其是华裔)少儿文学中,具有民族性的食物书写更是一种突出现象。食物不仅呈现为一种文化遗产和景观,而且联结着人物的文化取向、国族身份认...
关键词:少儿文学 北美亚裔 族裔身份 食物书写 伦理取向 
我“食”故我“在”——《无声告白》中的饮食叙事与族裔身份被引量:1
《当代外语研究》2023年第4期145-150,共6页姚红艳 
食物不仅滋养个体的生理肌体,而且还建构其社会及文化身份;食物既标识食者所归属的群体,亦定义其与其他群体的差异;食物造就食者,而食者也试图通过进食来成就自己。在美国华裔女作家伍琦诗的小说《无声告白》中,饮食在主人公詹姆斯的族...
关键词:《无声告白》 饮食 族裔 身份 
发现、认同与平衡——路易丝·厄德里克《圆屋》中美国印第安族裔的身份构建分析
《菏泽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06-109,共4页高冬雁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20A0032)。
路易丝·厄德里克的小说《圆屋》讲述了印第安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身份认同困境问题。作品通过乔在为母亲复仇寻找凶手的过程中,认识到美国殖民者给印第安族裔带来的伤害。在族群文化中发现自我,在社群仪式中认识自我,在溯源平衡...
关键词:《圆屋》 美国印第安人 族裔身份 文化构建 
族裔身份的追寻与建构——以《绕颈之物》为例
《今古文创》2023年第16期11-13,共3页李雪松 
身份追寻是尼日利亚英语文学的重要母题。阿迪契的短篇小说《绕颈之物》以女主人公的美国身份向往、身份认同危机、身份重新建构为线索,探究移民群体的共同出路,对流散于美国的非洲边缘人民给予深切的关注与思考。阿迪契意识到拥有讲故...
关键词:《绕颈之物》 身份认同 危机与重构 共同出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