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接受

作品数:61被引量:6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甲辰许方乔光辉马孝幸周庆山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语言文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翻译研究的副文本分析途径新蓝图——《翻译与副文本研究》评介
《外国语言文学》2021年第2期215-221,共7页谭华 
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和而不同:翻译标准之多维度研究”(2015HB0051A);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社科著作重译复译及传播研究:以严复《天演论》与后续汉译本比较为例”(CCNU17A06003);“《先秦诸子与楚国诸子学》翻译”(CCNU20WY004);“文化“走出去”:全媒体时代中国对外话语构建”(CCNU19A06044);国家留学基金项目(201706775069);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西方翻译标准认识比较研究”(2017068)。
1引言翻译研究中的副文本分析并非全新视角。翻译史研究、翻译家研究、翻译思想研究中都会分析副文本,翻译方法与策略研究、译者风格研究中往往也考察副文本。这些研究涉及的副文本往往是译者序、译者注等文本制作者副文本,如温秀颖、李...
关键词:副文本研究 翻译家研究 翻译思想 文本分析 译者注 文本翻译 文本接受 拓展研究 
赵元任语法学思想接受研究被引量: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0期28-36,共9页刘宗保 
2015年度安徽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赵元任语法学思想接受史研究”(AHSKQ2015D65)。
赵元任语法学思想的接受研究重在从读者角度分析其对相关作品思想的接受情况,具体而言可分为版本接受和文本接受。版本接受主要分析学界对赵元任语法论著译介及收录情况。文本接受主要分析学界对其作品思想内容本身的接受,这又有强接受...
关键词:赵元任语法学思想 版本接受 文本接受 强接受 弱接受 
从翻译指令看目的论的局限性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11期350-351,共2页张静静 
目的论作为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核心理论,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引发诸多研究和争议。中国学者对目的论的态度以应用为主,批评为辅。现有的批评性研究大多是从宏观的文化、整体理论或实践角度出发,缺乏对目的论本身微观的探讨。文章从细微...
关键词:目的论 翻译指令 预期文本功能 文本接受的时间和地点 局限性 
翻译教学法
《英语知识》2009年第10期34-35,共2页隋荣谊 
对于很多人来讲,翻译(translating)仍然是指将一个文本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种观点认为翻译是依附于源语和目标语两种语言知识,因此翻译教学和学习依照传统惯例一直依赖于旧的语言教学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翻译教学法 源文本 文本接受 目标语 功能途径 语言教学 
比喻修辞的心理机制分析被引量: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52-153,157,共3页曾雄伟 王琴 
在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中,比喻是一种极为普遍且常见的修辞手法。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比喻的论述多是停留在描写层面。本文彻底摒弃传统的研究法,着重分析比喻修辞文本构建和接受过程中的心理形成机制,认为比喻修辞是基于感知、联想和想...
关键词:比喻 文本构建 文本接受 心理机制 
论旁逸修辞文本的建构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110-112,共3页吴礼权 
“旁逸”作为修辞文本模式 ,其建构的基本心理机制是通过在正常逻辑叙述中暂时脱离正常逻辑叙述的轨道 ,以新异性的内容引发接受者的“不随意注意” ,从而达到维持正常叙述得以完成的目标。这种修辞文本的建构 ,从表达上看可以突破正常...
关键词:旁逸修辞 心理机制 文本接受 文本解法 修辞文本 "不随意注意" 
异语修辞文本论析
《修辞学习》2001年第4期28-29,共2页吴礼权 
异语是指在以某种民族语言(一般指特定的一种共同语或标准语)来说写时夹用少量异族语言的词语来增加说写内容的生动性和表达的婉约性以提高说写的接受效果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文本模式。这种修辞文本的建构,...
关键词:异语 别调 接受者 新颖性 兴趣 个性心理特征 文本接受 常规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