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

作品数:564被引量:168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浩生葛鲁嘉彭运石贾林祥麻彦坤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文化中的 “积极心理学”
《心理与健康》2024年第12期76-77,共2页常菲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心理学思潮,它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先天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每个人都是积极的个体。这一思潮进入公众视野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很多年轻人会购买相关课程和书籍,...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 心理学思潮 西方心理学 公众视野 相关课程 日常生活 成长和发展 
德性认知:中国人独特的认知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8期145-146,共2页彭彦琴 李清清 
西方心理学把认知看作信息加工系统,外部刺激通过感觉器官输入主体,经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后转化为符号储存,再将这些代表外部事物的观念性符号转化为言语或其他行为,进而输出信息,对外部刺激作出特定的反应。强调“认知本质是计算”的西...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输出信息 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系统 外部刺激 认知模式 西方心理学 感觉器官 
育儿教子讲方法——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案例分析
《心理与健康》2024年第7期20-22,共3页吴元贞 
近年来,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高发,也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足以体现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如何理解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儿童心理健康 西方心理学 世界精神卫生日 案例分析 人的潜能 美好未来 育儿教子 
孙彩平,彭文超:中国式德育理论建构呼唤文化共契自觉被引量:1
《中小学德育》2023年第11期79-79,共1页
孙彩平,彭文超在《当代教育科学》2023年第8期《中国式德育理论建构呼唤文化共契自觉——一种对心理主义德育的矫正》一文指出,道德是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民族文化自觉应该成为中国式德育理论建构的重要立场。以关注儿童精神成长的中国问...
关键词:德育理论 西方心理学 心理学化 心理主义 德育传统 彭文 文化心理结构 日常伦理 
抽象绘画中的真实与表现
《美术观察》2023年第9期142-143,共2页香茬聪 
在19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的出现打破了艺术界以具象绘画为主导追求客观现实的表达,转向了艺术家个人内在精神情感的表达,即开启了从具象风格演变成纯粹抽象风格的过程。西方的抽象绘画开始强调个人情感和真实表达,摆脱具象模仿的限制,以...
关键词:风格演变 多维空间 抽象绘画 具象绘画 精神与情感 西方心理学 内在真实 内在感受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被引量:1
《教育家》2023年第20期64-64,共1页李塘 叶蓓蓓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中小学的一项重点工作。如今,学校的心育课程以西方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而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由此影响了心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笔者看来,中...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道德品质 心育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西方心理学 青少年成长 青少年心理健康 
西方心理学主体/被试问题的演化逻辑及其心理学史效果
《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23年第5期100-109,共10页王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逻辑与战略路径研究”(21ZDA072)阶段性成果。
作为心理学起点的“被试”与作为西方哲学枢轴的“主体”之间的思想史关联及其心理学史效果,仍是函待深入开掘的关键问题。主体天然不是心理学的对象,但心理学的对象天然是主体。在古希腊世界图景中,“基质”乃每一事物以之而“是”并...
关键词:西方心理学 主体 被试 心理学化 方法论中心主义 
西方心理学主体/被试问题的演化逻辑及其心理学史效果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2期134-135,共2页王波 
一、主体/被试问题的现代形成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肇端于阿那克萨戈拉,一直到柏拉图的世界灵魂传统。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主体只是意为处在可见形象下之物。世界灵魂赋予这种作为基质的“主体”以作为其(限定性)结构的本质形式。这与近现代...
关键词:阿那克萨戈拉 西方心理学 心理学史 奥古斯丁 亚里士多德 近现代西方哲学 主体概念 限定性 
永远的弗洛伊德--由《弗洛伊德主义新论》引发的感想被引量:1
《心理研究》2023年第2期189-192,共4页高峰强 
由车文博先生与郭本禹教授联袂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新近发行的三大卷本皇皇巨著《弗洛伊德主义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分置案几床头已有月余。按车先生在其《西方心理学史》一书中所倡导的读书四法的第一要诀“整体把握法”,认认真真地对...
关键词:弗洛伊德主义 西方心理学史 车文博 上海教育出版社 写作思路 自由联想法 结束语 
从《管子·心术》看领导干部对自身黑暗人格的抑制之道
《重庆行政》2023年第2期42-46,共5页张云溵 张波 
重庆市教委2022年研究生教改项目“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视域下川渝党校研究生办学质量协同提升研究(项目编号:YJG223144)阶段性研究成果。
黑暗人格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内在而隐秘地影响着领导干部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就国内外心理学研究来看,黑暗人格包括自恋人格、权术人格和精神病态人格三者组成。人们对黑暗人格的探知,实际上是对人性的内在把握和理解的深化,...
关键词:病态人格 防范管理 西方心理学 领导智慧 认知模式 规则化 自恋人格 外在行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