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汉语

作品数:13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玉金蒋书红刘书芬夏永声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韶关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古文字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韶关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句的表达类型及其语用策略
《古文字研究》2018年第1期640-648,共9页王依娜 潘玉坤 
引言判断表达作为人们对事物之间关系状态的认知和反映,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不同语言,采用的表达形式和语用策略往往有所不同。同一语言,不同时代也会有差异。殷商西周时期的汉语,判断表达的类型和语用策略不仅显著区别于现代汉语,...
关键词:语用策略 《逸周书》 今文《尚书》 西周金文 表达类型 表达形式 殷商甲骨文 现代汉语 
西周汉语的结构助词“攸”
《韶关学院学报》2017年第7期91-95,共5页夏永声 
西周汉语中的"攸"可作结构助词,其功能是和后面的动词一起构成"攸+V"结构,表示V所涉及的处所、对象、工具或方式、方面、受事、原因或理由。"攸"的这种用法来源于它的名词用法。
关键词: 结构助词 西周汉语 
西周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及所指与称数考察
《语言科学》2007年第3期67-78,共12页张玉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3JD740003)的资助
文章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探讨西周汉语中有无第三人称代词,以及第三人称代词与远指代词的界限问题,并结合语料对西周汉语中的"厥、其、之"的性质进行研究,认为西周汉语中已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同时得出,西周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厥"、"其...
关键词:西周汉语 第三人称代词 所指 称数 
论西周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本用和活用被引量:4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88-96,共9页张玉金 
200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共时与历时结合:先秦代词系统的立体研究"(批准号:03JD740003)
西周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厥、其、之”的本用即是代第三身。它们都可活用,活用后表达特定的语用意义。“厥”和“之”活用时可指说话人自己,也可指听话的对方;“其”活用后可指听话的对方。从使用频率上来看,本用很常见,活用则罕见。
关键词:西周汉语 第三人称代词 本用 活用 
论西周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被引量:2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5期74-81,共8页张玉金 
本文讨论了西周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厥、其、之”的句法功能问题。认为“厥”主要作定语,其次是作主语,偶尔作兼语;“其”主要作定语,其次是作主语;“之”主要作宾语,偶尔作定语、兼语。“厥”和“其”的句法功能基本相同,两者是同义的...
关键词:西周汉语 第三人称代词 句法功能 
论西周汉语中有无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被引量:3
《古汉语研究》2006年第1期59-66,共8页张玉金 
概述了学术界对上古汉语有无真正第三人称代词问题的不同看法。认为西周汉语中已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它们是“厥、其、之”。对指示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的界限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西周汉语 第三人称代词 
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称数问题研究被引量:7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72-79,106,共9页张玉金 
根据称数的不同,可以把西周汉语中的“余(予)”“朕”“我”“”“吾”五个第一人称代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只指称单数的,如“余(予)”“朕”“”;一类是既可指称单数又可指称复数的,如“我”“吾”。对每一个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情况进行...
关键词:西周 代词 第一人称 称数 
论西周汉语代词“厥”的性质被引量:2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57-62,共6页张玉金 
目前西周汉语中代词“厥”的性质问题尚有争议。本文评述了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五种主要看法,运用现代语法学和语用学理论分析了所有有关的语料,得出了如下结论:“厥”主要是第三人称代词,它有本用,也有活用;有些“厥”已由第三人称代词...
关键词:西周汉语 代词  性质 
论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句法功能问题被引量:8
《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3期31-37,共7页张玉金 舟人 
文章讨论了西周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问题。文章指出 ,西周汉语中有“我、余 (予 )、朕、、吾”五个第一人称代词。“我、余 (予 )、朕”三个词是常见的 ,而“、吾”则十分罕见。常见的三个词“余 (予 )”、“朕”、“我”...
关键词:西周 第一人称代词 句法 古代语法 
论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有无谦敬功能的问题被引量:4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62-68,共7页张玉金 
洪波先生认为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有谦敬功能的不同。但从西周时代有关的语料来看,至少在西周时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之间没有谦敬功能的差异。
关键词:西周 第一人称代词 谦敬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