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意识

作品数:24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史玉丰凌建侯居其宏吴迎君尚晓进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中国典籍与文化》《电影新作》《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技术化“戏剧”:新媒体时代社会共识形成的新机制
《新闻知识》2024年第6期40-44,94,共6页纪薇唯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媒体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与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1BXW001)的成果。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相对和平富裕的时代,但部分地区的人们还备受生活、战争苦难的煎熬,人道主义救助仍在继续。根据“戏剧模式”理论,人道主义救援或对苦难的各种呈现方式属于“戏剧”表演,传统的社会团结形成的源泉是对苦难...
关键词:新戏剧意识 社会共识 新媒体 技术化 
从体验到拟剧:创意写作中的戏剧意识
《写作》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史玥琦 
小说和戏剧同属于文学四大体裁,都承担着叙事功能,可谓创意写作的“异卵”双胞胎,隔山望高,常有来回。以复旦大学创意写作的教与学为基点,以戏剧意识观照当前创意写作学科发展。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观到欧文·戈夫曼的“拟剧”...
关键词:创意写作 叙事学 体验派 拟剧 复旦大学 
立足红色文化资源的审美阐发:评音乐剧《九九艳阳天》
《四川戏剧》2022年第12期71-74,共4页彭青 
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运河江苏段传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研究”(项目编号:2022SJYB1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音乐剧《九九艳阳天》根据胡石言小说《柳堡的故事》改编创作而成。作为叙事文学改编的舞台音乐剧,该剧从特定的历史语境出发,以优美动人的剧诗音乐、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融合的手法再现了上世纪家喻户晓的“柳堡的故事”。《九九...
关键词:《柳堡的故事》 《九九艳阳天》 舞台叙事 音乐戏剧意识 
荒诞戏剧作家尤奈斯库对戏剧意识的追求
《中国戏剧》2019年第9期91-92,共2页贺高燕 
以尤奈斯库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因其叛逆性而被称为“反传统戏剧”。“二战”后,欧美各地人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匮乏,萨特的存在主义观认为世界是非理性、荒诞不经的,人们的生存也毫无价值可言①。在存在主义等思潮的推动下,尤奈斯库发...
关键词:荒诞派戏剧 尤奈斯库 戏剧作家 意识 戏剧作品 传统戏剧 精神世界 存在主义 
试论当代舞剧艺术的情感表达手法与文化内涵被引量:1
《艺术评鉴》2019年第5期148-149,共2页田竞 
当代舞剧艺术用丰富的艺术手法呈现出舞台上完美的表演效果,将深厚的文化情感融汇其中,形成无与伦比的交融之感。虽然舞剧艺术源自于西方,但是在中国艺术领域的创作挖掘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美感,并为观众带来充分的审美满足感。
关键词:舞剧 艺术手法 文化内涵 戏剧意识 
侯曜“影戏见”的知识考掘——一种“大戏剧”意识和电影本体意识并立的电影观的揭橥被引量:5
《电影新作》2015年第1期80-84,95,共6页吴迎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电影美学的本土建构"(11YJC760087)
结合《影戏剧本作法》的学缘文本考察侯曜的影戏观念,可发现知识背景上的三重戏剧观念:宇宙人生是戏剧、(综合性)艺术是戏剧、影戏是独一无二戏剧,此三重戏剧观念都在借用西方话语同时遮护中国古典话语,构设起一种中西互合的知识立场;...
关键词:侯曜 影戏 戏剧 电影本体 
如何进行小剧场戏剧演出剧目的选择
《文学教育(中)》2014年第11期85-86,共2页吕丹妮 
我们依据审美实践可以得出,戏剧审美主要依赖于观演关系和观众与舞台的心理距离。同时小剧场戏剧的探索性和实验性在某种程度上大力带动导演强调“个性化戏剧”意识。于是怎样选择剧本就变成了一个必要值得思考的环节。
关键词:戏剧审美 观演关系 心理距离 小成本制作 个性化戏剧意识 假定性 
中国歌剧创作的当下现实和未来繁荣被引量:7
《艺术百家》2013年第3期9-14,23,共7页居其宏 
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状况研究"(项目编号:08JJD760083)阶段性成果之一
我国歌剧创作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征程,艺术成就巨大,正反面经验丰富。当代歌剧家在举步迈向21世纪之际,必须在一度创作中提高剧作家和作曲家的音乐戏剧意识,增强自律意识,拒绝"三浮",回归严肃创造,达成用经典作品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崇...
关键词:中国歌剧 音乐艺术 一度创作 音乐戏剧意识 中国形象 国家行为 艺术作品 现状 繁荣 
元代中后期戏曲艺术思想概述被引量:1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12年第1期109-115,共7页刘小梅 
文化部“2008年度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戏曲艺术思想史》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DB12
元代中后期的戏曲艺术思想,以追求和实现"冲淡平和的性情之正"为主要审美风尚;以《琵琶记》为代表的"高台教化"观念已成为元末文人剧作家的一种集体潜意识。《中原音韵》的成书,表明元代文人是以散曲意识为本位来确立元杂剧的审美观和...
关键词:元代中后期戏曲艺术思想 性情之正 冲淡平和 散曲意识 戏剧意识 
戏台人生:《色·戒》主题新探被引量:1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139-142,共4页史玉丰 
《色·戒》写了王佳芝短暂的人生最后的演出,她放走易先生并不是因为爱他,而是发现自己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生命的悲悯,"爱情"成为她和易先生的"戏"中最重要的道具。《色·戒》也是张爱玲"人生如戏"观念在小说中的一次精彩的演绎,并以此幻...
关键词:戏剧意识 真幻世界 人性立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