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文本

作品数:15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志方闫国利刘妮娜仝文张智君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应用心理学》《心理学报》《心理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失聪学生阅读中的词汇加工特点:消失文本证据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年第5期592-598,共7页刘志方 曾台燊 柴林 陈朝阳 仝文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BBA190023)。
研究采用消失文本范式考察失聪学生阅读中的词汇加工过程特点。实验1操控词n+1呈现方式与组别变量,结果发现,组别和呈现条件交互影响句子总阅读时间,所有消失条件均影响健听组的句子总阅读时间,词n+1上单个汉字消失并不影响失聪学生总...
关键词:消失文本 失聪学生 阅读 词汇加工 
聋人阅读中的副中央凹视觉注意增强效应——来自消失文本的证据被引量:19
《心理学报》2018年第7期715-726,共12页刘璐 闫国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YY074)
为适应失聪后的复杂环境,聋人视觉注意资源的空间分布发生改变,这对聋人的阅读加工产生了影响。本研究尝试提出"聋人阅读中的副中央凹视觉注意增强效应",并采用消失文本范式考察这一效应对聋人读者副中央凹及中央凹处词汇信息视觉编码...
关键词:聋人 副中央凹视觉注意增强效应 消失文本 眼动 中文阅读 
中文阅读中副中央凹区域文本信息加工时程的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2017年第6期1289-1295,共7页刘妮娜 王霞 闫国利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TJJX15-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902);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TJJX15-016)的资助
副中央凹文本对阅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考察读者在注视何时起对其加工有助于解决阅读中词汇加工方式的理论问题,当前研究结果存在很大争论。本研究采用消失文本范式,操纵词n-1和n+1的呈现时间(0m/40ms),考察读者加工两侧副中央凹信息的...
关键词:副中央凹加工 消失文本 中文阅读 眼动 
中文阅读中预视阶段和注视阶段内词汇视觉编码的过程特点:来自消失文本的证据被引量:5
《心理学报》2017年第7期853-865,共13页刘志方 张智君 潘运 仝文 苏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成果(15YJC190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039);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SCG103);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培育项目研究成果
研究采用消失文本范式考察中文阅读中双字词汇视觉信息编码的过程特点。实验一操控词n+1上字词消失方式及其延迟时间,结果发现,注视词n时,词n+1上不同位置的汉字及时消失(延迟时间为0 ms)都影响总阅读时间,且影响程度与消失汉字的具体...
关键词:中文阅读 视觉编码 消失文本范式 眼动 
中文阅读中基于字、词的眼跳目标选择策略:来自消失文本方面的证据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1期27-35,共9页刘志方 王若逸 张智君 刘炜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2C09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5YJC190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4XJC190004);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014Y255)
采用两项消失文本实验考察中文阅读中眼跳选择目标的策略问题。实验一操控注视词(词n)上不同位置汉字的呈现与消失情况,结果发现无论单字消失条件(注视字消失、非注视字消失)还是单词消失条件,三种消失条件对再注视概率的影响程度相同,...
关键词:中文阅读 眼跳 消失文本 眼动 
中文读者词汇视觉信息获取速度的发展——来自消失文本的证据被引量:15
《心理学报》2015年第3期300-318,共19页闫国利 刘妮娜 梁菲菲 刘志方 白学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XLX005);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博士新人项目(2014BSXR)资助
通过消失文本范式操纵注视词的呈现时间,记录儿童(10-12岁)与成人(18-23岁)阅读消失文本和正常文本时的眼动行为,考察中文阅读中读者获取文本视觉信息速度的发展变化。结果发现:在40 ms及更长的文本呈现条件下,儿童与成人的阅读理...
关键词:消失文本 中文阅读 眼动 儿童和成人读者 
中文阅读中词汇视觉编码的年龄特征: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被引量:6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第4期411-419,共9页刘志方 翁世华 张锋 
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培育项目研究成果
研究以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大学生和老年读者为对象,采用消失文本范式,通过操作注视词消失的延迟时间,考察了不同年龄阶段读者对注视词进行视觉编码的过程。结果发现:(1)注视词延迟消失严重影响小学三年级和老年人的总阅读时间,但...
关键词:中文阅读 消失文本 视觉编码 眼动 
词汇加工与视觉特征在中文阅读眼动控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心理研究》2014年第2期39-43,共5页刘志方 刘妮娜 仝文 
实验采用消失文本范式考察不同消失单元对句子阅读和无心阅读眼动模式的影响,进而推测词汇加工与视觉特征对中文读者眼动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对于无心阅读,句子阅读时读者花费较长的总阅读时间,但在无心阅读中单个注视的持续时...
关键词:关键词 中文阅读 无心阅读 消失文本 眼动 
字、词的识别加工在中文阅读眼动控制中的作用:来自消失文本方面的证据被引量:1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2期182-187,共6页刘志方 刘妮娜 仝文 
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培育项目研究成果
实验采用消失文本范式,操纵注视点上字、词消失单元和呈现时间,探讨字词视觉呈现、字词识别加工对中文阅读眼动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1)0 ms延迟时间的消失文本均严重影响总阅读时间,其中单字消失、单词消失与双字消失对阅读效率的影...
关键词:中文阅读 消失文本 眼动 字词识别 
消失文本词窗口条件下八年级学生阅读的眼动特征
《心理研究》2011年第6期26-29,共4页刘志方 闫国利 白学军 
本研究通过消失文本实验范式,考察八年级阅读者在刺激材料以双字词为消失单元时,从视觉刺激中提取语义信息的必要呈现时间。实验发现40ms以上延迟时间的消失文本并不影响读者的总阅读时间,但在80ms消失的条件下,注视时间与控制条件下的...
关键词:消失文本 眼动 八年级学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