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例

作品数:609被引量:927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谢晶柏桦陈煜任晓兰张晋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律史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清代“斗杀”探析——以刑部驳案为中心的考察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2期92-112,共21页赵天宝 杨阳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社会治理法治化视阈下的少数民族宗教习惯法研究”(项目号:23SKJD002)的研究成果。
斗杀是清代命案类型之一,《大清律例》关于斗杀的规定非常细致,具体可分为常人斗殴杀、同谋共殴杀、不同谋共殴杀、有特殊身份关系的斗殴杀、以斗杀论五种类型。爬梳相关驳案处理方式,清代斗杀驳案分为三种情形:一是驳轻重不实以情罪相...
关键词:清代 斗杀 驳案 律例 司法 
先河后海:“大清律例源流辑校”丛书评介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2期255-274,共20页胡晓 
一、引言不论现代法学还是传统律学,立法文本的整理、考订、点校都是展开学术作业的基础。法律史是法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历史法律文献的点校是法律史研究的根基。近年来,清代法律史研究注重史料运用的多元性,利用中央档案、地方档案、...
关键词:《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 现代法学 地方档案 法律文献 史料运用 点校 报纸杂志 
法谚“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研究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2期362-382,共21页何元博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历史上地方治理的实践及启示”(项目号:22VLS005)的研究成果。
法谚“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在历史上最早的思想渊源为佛教的律学思想。在此基础上,经过从魏晋到明清的衍变与发展,在整顿吏治的大背景下,作为一条例文在雍正七年正式写入了《大清律例》,并主要用来惩治“舞文作弊”的吏役群体。此后,“...
关键词:“知法犯法 罪加一等” 法谚 《大清律例》 法律意识 
1812年《大清律例》法译:中法法律文化交流史上的首次直接对话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3期154-167,共14页王春荣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9世纪《大清律例》法译本的整理、研究和数据库建设”(项目号:2021BYY011);上海政法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中外文明互鉴视阈下的越藏法律汉籍法译本的整理、校释和研究”(项目号:2023XQN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英国商人小斯当东爵士于1810年出版《大清律例》英译本后,1812年《大清律例》法译本也应时而生。译者勒努阿尔侯爵是一位搜集中国情报的法国骑兵官员、旅行家兼东方学家,与小斯当东在广州有过交流。《大清律例》法译本虽转译自英译本...
关键词:大清律例 法译史 勒努阿尔 法律典籍翻译 中西法律文化交流 
哲美森的清代民法研究与西方法律知识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3期375-384,共10页刘瑞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清律例》英译本中的知识互动与中国法律形象建构研究”(项目号:23YJC740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哲美森(GeorgeJamieson,1843-1920)是继小斯当东(GeorgeThomasStaunton,1781-1859)后《大清律例》的第二位英译者,其译文于1879-1881年连载于中国香港汉学期刊《中国评论》上,翻译重心在于清律的民法部分。四十年后,其译文经修...
关键词:《大清律例》 清律 结集出版 《中国评论》 中国香港 黄宗智 清代民法 美森 
清代前中期涉海律例研究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2期77-91,共15页薛理禹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江南-马尼拉海上贸易西文档案(1769-1776)的整理、翻译和研究”(项目号:20BZS1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代涉海律例,早期沿用明代律例,以配合禁海政策实施。康熙中叶的海上管控由“严禁”转向“弛禁”后,清廷调整修改法例,允许民间建造双桅以上船只出海从事商贸活动。但为维护统治秩序,清廷不断制定颁行新例,将海船修造、海上航行、货物...
关键词:大清律例 海洋 海上贸易 移民 
清代毁尸之惩:从观念基础到制度展开
《法律史评论》2023年第3期82-100,共19页刘鄂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殡葬地方法制与丧葬习俗的冲突与协调研究”(项目号:18YBA174);湖南省财政厅资助项目“湖南省殡葬管理之法律规制探析”(项目号:B41952)的研究成果。
清律“发冢”条有关“残毁死尸”规定的形成,既受到魂魄二分观的影响,也与其对前朝相关立法规定的沿袭有关。根据犯罪者与尸主关系的不同,清律“发冢”条对凡人之间、一般亲属之间以及夫妇之间发生的残毁死尸犯罪,各有不同的处罚原则。...
关键词:大清律例 “发冢”条 残毁死尸 礼教 
《大清律例》中的贼盗篇研究被引量:1
《法律史评论》2014年第1期14-31,共18页 杨敏 陈长宁 
对我而言,研究中国传统法最主要的问题是寻得一个恰当立场。中国人从未清楚表达或详细解释他们的法律原则,而中国传统法制与我们的习惯大相径庭,以至于不能单纯地从西方法的术语出发来理解中国的传统法。然而,既然中国传统法制是一套以...
关键词:《大清律例》 传统法制 法律原则 中国人 西方法 法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