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争

作品数:4494被引量:9274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正礼冯小禄耿海英廖久明余永和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理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鲁迅革命文艺运动对话观考论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29-39,共11页张先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五四文学思想的传统资源及其变革研究”[项目编号:21AZD13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五四运动百年记忆史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201]的阶段性成果。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鲁迅针对创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对话场域与对话架构提出与“革命文学派”不同的思路,分属于国际共产主义文艺运动中两种相互纠葛的对话传统。鲁迅充分肯定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勃兴的必然性,并深刻总结...
关键词:鲁迅 革命文学论争 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 思想斗争 对话观 
“假定意图论”的逻辑与论争——论杰拉德·列文森的文学作品解释观
《文艺理论研究》2023年第4期127-136,共10页初敏 
列文森在文学作品的解释问题上坚持假定意图论,认为文学作品的含义是由恰当读者基于文本生产的历史语境,对作者最可能具有的意图作出的最佳假定投射。列文森在“含义观”上区分四种含义,借鉴完善了托尔赫斯特的观点;在“本体观”上区分...
关键词:假定意图论 文学解释 言语含义 语境 恰当读者 
“本土”实践与话语规划——对20世纪90年代外国文学研究论争的再探讨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第3期90-99,共10页杜心源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关于外国文学研究的论争中,形成了“本土/外国”这一二元性命题。中国学者意识到西方问题无法自明性地成为中国的问题,然而在强调外来话语规划的本土转换时,却往往将“本土”作为绝对性的支点,形成“文化身份”的话...
关键词:论争 本土 文化身份 话语规划 细读 
论文书牍与明代文学论争的“境内”驱动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20年第6期160-171,共12页叶晔 杜欢 
作为汉魏以来传统自在的文学批评方式之一,论文书牍在中国文学批评体系的自足成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据书信双方身份及写作姿态的不同,可分为“投献型”“示答型”“对话型”三种情况。书牍体的论学属性,及其往复关系所致的语境...
关键词:论文书 批评方式 往复关系 文本语境 共同体意识 
“国民性”论争与当代知识界的二元对立思维被引量:5
《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6期37-45,共9页贺玉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后殖民主义批评的反对派研究”[项目编号:12CZW008]阶段性成果
在世纪之交围绕鲁迅"国民性"而进行的论争中,冯骥才和刘禾的后殖民立场受到普遍的激烈批评。但这些批评却无一例外地误读了刘禾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分析显示,批评者所持的"中国/西方、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是造成误读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后殖民 国民性 二元对立 
跨文化传播中的镜像变异:基于《读书》杂志的梭罗真假隐士论争再思考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6期46-53,共8页刘略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项目编号:09&ZD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梭罗在中国近九十年的传播历程中,曾引发以《读书》杂志为主要阵营的真假隐士论争。这场激烈的论争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梭罗从未宣称自己是名隐士。由于思想及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中国的隐士和隐逸文化,所以梭罗在异域中国的旅行中...
关键词:梭罗 真假隐士论争 《读书》 中国隐选文化 文学误读 
图像的力量——中世纪圣像论争的理论价值被引量:5
《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1期166-176,共11页吴琼 
圣像论争是西方中世纪神学领域和视觉文化领域的一次重要事件,对西方后来的视觉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对这一论争的神学及文化语境进行分析,并围绕论争的焦点问题即可见性与不可见性、摹本与原型的关系探讨不可见性的表征在神学语...
关键词:捣毁圣像 不可见性 表征 
“朦胧诗”后先锋诗歌历史的两种叙事——从90年代先锋诗人阵营内部的论争、分裂谈起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134-144,共11页姜玉琴 
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人的文学史意识空前高涨,有不少诗人都自备了详细的"创作活动年表";有的诗人明确提出要为文学史写作;更多的诗人由于不满学院派批评家的规范尺度和审美准则,在创作之余更是直接介入到理论批评的写作以及诗选集、诗论...
关键词:先锋诗人 先锋诗歌史 诗歌史 命名 
新时期以来历史题材文艺问题论争及其典型失误探析
《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90-95,共6页杨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海登.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与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09BXW009)阶段性成果;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海登.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与文学观念"(B0614)资助
历史与艺术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当代中国历史题材文艺争论的焦点之一。有的学者强调其"真实再现历史"的特性,有的凸显其"艺术性"(虚构性)特征,由此形成了论争的"历史派"与"艺术派"的对立。其矛盾的实质是陷入二元对立的划界式的决定论的思...
关键词:当代中国 历史题材文艺 论争 理论探析 
霍松林先生与上世纪我国形象思维理论的论争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6期125-130,共6页蒋鹏举 
形象思维理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中国传播,在学术界引起了大落大起的波浪,诗人及研究家霍松林教授亲历了这场波浪,与这一理论关系密切:他第一个以长达一万二千多字的专题论文阐扬形象思维,引发巨大反响。形象思维是霍先生自己进行...
关键词:形象思维 文艺研究 诗词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