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意象

作品数:81被引量:7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程杰高涵博李淑扬齐菲赵文颖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渤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代绘画中“梅花意象”流变探究
《中国艺术》2024年第4期94-103,共10页苏雅雯 
梅花是中国传统图案及器物造型中一个被反复应用的符号化形象,它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中由实用到观赏再到寄寓隐喻内涵,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梅花作为历代文人逐渐建构的意象符号,寄寓着文人情思,是文人笔下爱梅、托梅言志的重要表现形式...
关键词:梅花意象 艺术流变 隐喻内涵 
姜夔词中的梅花意象
《浙江工艺美术》2024年第9期42-44,共3页张文梅 
梅花作为一种标志性的文化意象,历来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成为诗歌吟诵中的常客。南宋时期的姜夔亦对梅花情有独钟,其留存至今的词作共八十四篇,而其中描绘梅花或提及与梅相关的意象达到二十八篇,占据了其词作总量的三分之一。姜夔从不...
关键词:姜夔 梅花意象 象征 情感 
领略梅花意象 体会托物言志——以《墨梅》教学为例
《小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11期54-55,共2页张祎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既展现了丰富的价值意蕴,又是学生积累写作方法、迁移表达策略的重要载体。其中,托物言志写法的践行和运用,就是重要的范例。四年级下册编选了元代王冕的《墨梅》,就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这是学...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托物言志 感性思维 古典诗词 梅花意象 抽象思维 重要载体 形象思维 
领略梅花意象 体会古诗意境——王冕《墨梅》古诗解读赏析及教学建议
《七彩语文》2022年第24期63-65,共3页陈明 
王冕的《墨梅》,所在单元的主题是“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从诗中体会诗人绘梅之清气,写梅之清气,践行梅之清气。古诗托物言志,梅花意象鲜明,言志意境高远。诗人高尚纯洁、清名流芳的品格追求跃...
关键词:把握教材 听课评课 托物言志 理解教材 课堂效果 古诗解读 教学建议 课堂教学 
“清”致不凡 “气”韵高华——统编教材中的梅花诗及梅花意象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师》2021年第12期69-71,共3页王红霞 
梅,贵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又独以花的身份入选岁寒三友,可见中国人对梅的推崇和青睐。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有种梅、赏梅、品梅的风俗,创作了大量的咏梅诗篇。在不断的艺术创造中,梅花的象征意义不断丰富发展,在不同场合往往有着不同的含...
关键词:梅花诗 统编教材 咏梅诗 四君子 一枝春 象征意义 
梅开绮丽 独俏枝上——谈梅花意象在《绮上枝》紫砂茶具中的表现被引量:1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年第10期70-71,共2页李千蕙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里,梅花一直都是文学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其清雅脱俗的形象和无惧寒霜、坚贞不屈的品格,使之成为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雅士的心头之好,从而被赋予深厚的人文寓意和文化内涵。自然界的梅花被文人和艺术家们运...
关键词:紫砂茶具 绮上枝 梅花意象 造型艺术 文化内涵 梅花 
梅花螳螂拳之梅花含义考究被引量:1
《武术研究》2021年第10期69-73,共5页霍子儒 霍明彬 霍明钢 吴启贤 胡际 霍明林 霍明东 
广东省文化繁荣发展专项资金,编号:150-2018-XMZC-0001-11-0526。
梅花螳螂拳之“梅花”含义过去一般仅解作招式相连,五路同重。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文化中的梅花意象、仿生学对比、拳谱训诂,论证“梅花”包含15点寓意,即:老螳螂拳;养生长寿;轻盈;五路同重;绞丝手;道家阴阳太极;招式...
关键词:梅花意象 梅花螳螂拳 罗汉行功短打 少林衣钵真传 梅谱 文武之道 
中学诗词中的梅花意象与人生品格
《西藏教育》2021年第8期27-29,共3页巴桑 潘建军 
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之一。味有清香,态有风骨,品有高格,大家青睐、诗人钟情、词客陶醉,真正雅俗共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本文着重分析竹外之梅风韵独胜,水边之梅形神俱清,月下之梅标格秀雅,雪中之梅节操凝固,并从这四...
关键词:古诗词 梅花意象 人生品格 
比德观念中的审美与自然——以梅花意象为例被引量:1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0年第3期87-94,共8页徐贤如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AHSKY2019D082),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基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9CX121)。
梅花是中国古代图像中重要的植物意象,龚自珍却将自古以来文人画士所喜爱的梅花图式看做“病梅”,文章着意论述中国古代这种对梅花特殊的审美意识是如何确立与发展的。宋代爱梅之风兴盛对后世画梅起了决定作用,以曲、欹、疏为美的倾向...
关键词:梅花 比德 审美 理学 
论宋词中梅花意象的瘦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年第6期133-134,151,共3页万薇薇 
宋词描写梅花时,常强调梅花的瘦,并通过梅花的各个部分来具体表现,包括花、花蕊、枝、香气和影等,同时还表现了梅花一天比一天瘦的动态变化。宋词还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进一步突出梅花的瘦,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和环境描写。宋词描写梅花...
关键词:宋词 梅花  艺术手法 情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