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教育

作品数:71被引量:8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袁尔纯张洁杨扬林德山郑笑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茶山瑶“功德节”在教育中的传承与育人途径
《区域治理》2025年第4期0281-0283,共3页吴玥儇 刘仲瑜 
茶山瑶的“做功德”活动不仅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做功德”这一民俗活动,实现对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教育和文化传承。文章首先分析了“做功德”的文化意义和教育价值,然...
关键词:茶山瑶 做功德 民俗教育 文化传承 育人途径 
童心年味,共品中国传统文化
《为了孩子(2-7岁)(下)》2025年第1期1-1,共1页钱辰璐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此时,人们阖家团圆、走亲方友……还会开展各种节庆活动。如果在这样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巧妙地融入传统礼仪与民俗教育,便能让孩子更深刻体会春节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会让亲子关...
关键词:节庆活动 民俗教育 传统礼仪 中国传统文化 亲子关系 深刻体会 阖家团圆 传统节日 
试论青春期民俗教育的重要性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丛》2024年第4期79-82,共4页郑芳 
青春期是人类从少年向成年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但是对于青春期的民俗教育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重视不够,青春期的民俗教育在过渡时期是非常重要的。生理民俗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男女角色的差异在社会化过程中有不同功能诉求;民俗...
关键词:青春期 民俗教育 重要性 过渡理论 
让孩子做有根性的人——家庭教育漫谈之十四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4年第11期4-10,共7页汪政 
民俗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民俗教育,孩子可以知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样,在民俗学习过程中强化自己的文化认同、地方认同与家族认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根性的人。民俗学习既是生活学习,也是知识学习。在物质民俗、社会民俗...
关键词:民俗教育 节令 文化 方言 
民俗教育提升初中生文化自信心
《视周刊》2024年第7期26-26,共1页刘亚平 
随着人文教育理念的深层次优质推广,教师深度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思想与乡土艺术,切实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感、丰富性、品质化,打造高水平的教书育人环境。为了促进语文课堂实现人文创新,教师务实研讨民俗教育融入到语文课堂的价值性与...
关键词:语文课堂 人文教育理念 教书育人 人文创新 乡土艺术 民俗教育 教育融入 文学作品 
孝道传承与危机分担:南岭走廊瑶族丧葬仪式中的民俗教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冯智明 庞雅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南岭走廊少数民族梅山教经籍搜集、整理与研究”(20VJXG027)。
丧葬仪式体现了民众最传统的社会法则与文化逻辑,具有重要的民俗教育功能。南岭走廊瑶族丧葬仪式通过文本演述、“送灵安魂”、上祭守孝、集体互助、空间净化等环节,创造出一个民俗教育的濡化空间,对个体进行浸润与教育。一方面重视传...
关键词:南岭走廊 瑶族丧葬仪式 孝道传承 民俗教育 文化逻辑 
基于文化三角形理论的民间剪纸文化教学探新
《大学(教学与教育)》2022年第12期153-156,共4页熊惟杰 
湖北工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不同学段《中国概况》类课程兼容与衔接”(项目编号:校202127)。
民间剪纸是国际中文教育中常见的文化教学对象,当前针对其研究与教学设计专业度不高,没有突破其浅层文化表象,进入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领域。文章以文化三角形理论为基础,讨论基于民间剪纸的深层次文化教学要素;同时,从民俗教育理论的角度...
关键词:民间剪纸 文化教学 文化三角形 民俗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 
中日民俗文化教育比较研究被引量:1
《西部学刊》2022年第12期71-74,共4页王钦 
2019年度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日本民俗文化保护策略对我国的启示”(编号:19JK0948)阶段性成果。
民俗作为一种生活化的群体文化,是塑造青少年国民人格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中日都是具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国家,中国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神秘性、实用性特点,而日本民俗文化则有多重性、均质性特点。日本民俗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教育 中日比较 
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中国非遗教育的本土实践之路被引量:22
《民俗研究》2021年第4期47-58,159,共13页杨利慧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的非遗教育并非始自21世纪,而应追溯至有着漫长历史的本土民俗教育实践,其中高校及其学者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钟敬文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案例考察可以看出,在中国民俗学领域长期开展的"民俗教育",与目前的"非遗教育"之间存在...
关键词:民俗教育 非遗教育 主位教育观 客位教育观 公共民俗学 
创设民俗教育环境 传承家乡优秀文化
《山西教育(幼教)》2021年第2期16-18,共3页贾旭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与"工业学大庆"一起风靡全国大江南北的"农业学大...
关键词:农业学大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爱家乡 民俗教育 工业学大庆 引导幼儿 激发幼儿 变化和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