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突破口

作品数:71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丽泽童洪星陈全席付蓉蓉韩志勇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杭州学军中学重庆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学历史叙事的有效性建构探讨被引量: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3年第5期76-80,共5页刘波 王傲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项目“70年来大陆中学历史教科书发展研究”(BHA190132)。
追求有效的历史叙事,是对中学历史教学价值性的回应。研究发现,中学历史叙事的有效性表现在学生的有效获得上。教学中可以通过协调内容逻辑、教学逻辑、学习逻辑和历史逻辑,规范叙事行为。据此,中学历史叙事有效性可从以下四方面寻找教...
关键词:中学历史叙事 有效教学 四个逻辑 教学突破口 
巧切入,深挖掘——《岳阳楼记》的教学突破口
《新校园》2022年第7期43-45,共3页李丽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散文名篇,抒发了胸怀天下的伟大志向。全文共计三百六十八字,立意高远深邃,文辞简约隽永,表达凝练高超,行文布局精巧,兼备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文章以景入情,...
关键词:《岳阳楼记》 滕子京 情感意蕴 岳阳楼 散文名篇 范仲淹 胸怀天下 立意高远 
选点达面--《驿路梨花》的教学突破口
《中学语文》2022年第13期91-93,共3页李丽 
《驿路梨花》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篇颇具典范性的小说,与其他常见小说相比,叙事风格独特,巧设多层悬念和误会,灵活运用多种叙事手法,故事情节起伏有致。教师在教学中秉承守正创新的理念,着重关注文本特征,凸显其叙事小说的文体特色。...
关键词:《驿路梨花》 解读 选点教学 
以情入理,挖掘教学突破口——《故都的秋》课例报告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年第5期18-19,共2页周枫 
【课例主题与观察要点】本课践行“师之蕴实证语文工作室:文体视角的解读与教学”教学主张,探索“以情入理,挖掘教学突破口”的学习方法。观察要点:1.关注散文特点,观察这篇课文特点。2.关注教学目标,观察重点难点落实。3.关注课堂环节...
关键词:《故都的秋》 教学主张 课堂环节 课例 观察要点 以情入理 工作室 散文特点 
关注细节,创新发展——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突破口
《花溪》2021年第11期0170-0170,共1页崔华平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小学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小学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结合时代背景提高教学工作 实效性,这也是当前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不够成熟,对事物缺乏判断和辨别能力,容...
关键词:小学德育 问题 教学突破口 
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
《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年第9期0099-0099,共1页郑定慧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解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基础工具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学习理解,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应用语言文字...
关键词:语文 兴趣 教学 
抓好初中作文教学突破口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2020年第12期40-40,共1页李婉红 
许多学生害怕上作文课,特别是对命题作文,总是有种无处下手的感觉。我们在课堂上对作文的教和学到底应从何入手呢?文无定法,但凡事总有一定的规律,抓住作文教学的四个突破口,作文教学效果必能得到提升。其一,情感是激发作文的动力。人...
关键词:命题作文 文无定法 作文课 作文教学 教学效果 突破口 七情六欲 喜怒哀乐 
选准教学突破口 落实写话训练——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
《试题与研究》2020年第16期86-87,共2页危润兰 
写话是小学生写作的起步训练,小学第一学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写出心中所想、口中所说。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童心"为人文主题,重点训练的语文要素是"...
关键词:突破口 模仿 写话训练 
小处入手,探幽发微——以带“然”字的词语作为《记念刘和珍君》教学突破口
《语文月刊》2020年第3期52-54,共3页潘红义 
《记念刘和珍君》感情复杂,多味杂陈,语句曲折隐晦,含义丰富,被誉为"悼念文章中的极品"。在引导学生体悟作者独特情感、探究文章言语形式等方面,教师普遍感到较难。《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
关键词:刘和珍 《记念刘和珍君》 杀人者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突破口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20年第1期91-92,共2页童洪星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言极富张力,读懂其诗句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围绕“有人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诗篇中最明朗、最温暖的一首,你同意吗?”这一问题组织学生深入探讨,便可抓住该课教学的命门,...
关键词:文本解读 教学方法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