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思想

作品数:33被引量:5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付以琼张彦哲韦华张思齐方建中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齐齐哈尔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船山学刊》《求索》《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学术交流》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乐者乐也”谈《乐记》的接受美学思想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11期196-198,共3页杨阳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商代甲骨文与中国早期身体审美观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CZX020)。
《乐记》除审美功能外更多被赋予本体以外的特殊内涵。儒家将“乐”与人的心性、社会发展密切相连,赋予“乐”深刻的伦理道德内涵与社会教化功能,使其蕴涵了丰富的接受美学思想,并从文本、创作主体及读者之维提出了不同的审美要求与期...
关键词:《乐记》 乐者乐也 接受美学 审美期待 
“读者接受”:文学史范式的新突破——浅论姚斯“接受美学”思想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3年第6期254-256,共3页叶丛榕 
姚斯的“接受美学”,渊源于伽达默尔的理论,部分也受到包括结构主义在内的形式主义学派的影响。接受美学有三个重要概念:文学历史性、期待视野、文学演变。“文学历史性”概念最具根本性,它是伽达默尔“理解”的历史性概念在文学史范围...
关键词:姚斯 接受美学 文学接受史 
视域、视域融合与期待视域——姚斯接受美学思想的解释学来源被引量:6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74-80,共7页曹洪洋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现象学—解释学视域下的‘中国解释学’研究述评”(15ZWD002)。
作为现象学、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视域”有其独特的内涵。胡塞尔与海德格尔都为这个概念在哲学意义上的充实做出了贡献。伽达默尔接续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工作,掌握了现象学根本的方法原理,将“视域”看作存在者之显现与显现...
关键词:视域 视域融合 期待视域 解释学 接受美学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中的接受美学思想探微被引量:2
《文化学刊》2019年第3期144-146,共3页牛梦珍 
《文心雕龙·知音》篇与西方的接受美学理论构成了跨时空的呼应,它们既有相通之处,又不尽相同,其中对读者的重视是中西文论对话的契合点。在反观和对照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梳理和发掘中国古代的接受美学思想。
关键词:知音 文学接受 接受美学 
由《化书·俭化》看作者的接受美学思想被引量:1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87-89,共3页吴道帅 
《化书》是道教的重要经书,成书于唐末,全书分为"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六卷,其中"俭化"思想中表现出浓厚的"接受美学"式的思想。本文分析了书中以俭为中心的艺术的价值、艺术的创作手法以及审美体验,这种建立在其宗教观...
关键词:谭峭 化书 俭化 接受美学 
主体间性理论场域中的接受美学思想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年第2期15-18,共4页高上 
囿于近代哲学主体性-认识论范式的理论视阈,对接受美学思想进行相对主义悖论性的自为式解释,必然因语境失察导致文本误读,将之视为读者一元论、相对主义和"审美乌托邦"。将接受美学思想还原到其本然自在的西方现代哲学主体间性范式的理...
关键词:接受美学 主体间性 对话 审美解放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年第7期49-49,共1页杨雪 
作为能够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美国著名学者约·兰塞姆提出的新批评派诗学理论相媲美的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学理论,姚斯提出的接受美学思想虽然在文学理论界的声势并不是十分响亮,然而这一思想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十分...
关键词:姚斯 接受美学 文学演变 期待视野 
鉴赏者的资质:霍桑的接受美学思想研究被引量:2
《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87-96,共10页代显梅 
霍桑的接受美学思想介于现代阐释学和古典阐释学之间:一方面,像古典阐释学家那样,霍桑相信作品存在唯一的真实,读者需要克服自身的历史规范去把握作品的意义。另一方面,他又像现代阐释学家一样,关注阐释者对阐释对象的反应,相信艺术品...
关键词:鉴赏者 资质 霍桑 接受美学思想 
试论接受美学思想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年第8期23-24,共2页洪敏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要求把作品和读者的关系置于阅读活动的首要地位,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 美学思想 创造性作用 接受美学 阅读活动 美学要求 审美价值 文艺学 
论沈从文的接受美学思想被引量:2
《学术交流》2011年第6期172-176,共5页刘瑞敏 
无论在文艺评论还是创作实践中,沈从文都以强烈的读者意识注重对读者大众的关爱、阅读对象的论析和接受效果的评价。他的接受美学思想深植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民族危亡的隐忧,高扬着"民族重造"的文学理想和严肃文学的奋斗旗帜,并以伟...
关键词:沈从文 接受美学思想 文艺评论 创作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