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注

作品数:364被引量:30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任晓文衣淑艳宋德成李洪起连潇嫣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虚极之理、自然之性与生物成性:论李荣《道德经注》的道论思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20,共11页张克政 盖建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道教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21&ZD24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魏晋时期民族融合背景下的河西儒学研究”(31920200039)。
自老子提出道论后,中国古代哲人关于道的沉思一直未曾中断,隋唐道家道教的道论则因其重玄思维而独树一帜。李荣是初唐著名道家道教思想家、重玄学大师,其代表性著作《道德经注》中蕴含着极具特色的道论思想。就道体论讲,李荣区分了常俗...
关键词:《道德经注》 道论 虚极 自然 道(理)本体论 
经注药型气管导管表面麻醉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拔管反应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5年第1期189-193,198,共6页孙发发 姜兆舜 郑杨静 金鑫 董燕君 徐雯 顾卫东 赵丽亭 
目的观察经注药型气管导管注入1%利多卡因对老年患者苏醒期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2023年8月—2024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30例择期气管导管插管的老年全麻患者随机分至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手术结束前,研究组经注药型气管导...
关键词:老年 全身麻醉 利多卡因 气管导管 苏醒期躁动 呛咳 
分享
《书摘》2025年第1期1-1,共1页金卯刀 
分享,是一件功德。泛舟书海,领略万千世界,感悟人生百态。人人读书都有感动处,感动处的标志就是与人分享的冲动。正是有了这种冲动,才有“韦编三绝”的叹观,才有“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的反省,才有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弥天大勇。“旧书不...
关键词:熟读深思 六经注我 金圣叹 水浒 人生百态 腰斩 我注六经 感动 
18例经注射吸毒感染HIV者感染方式及风险因素的定性研究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24年第6期506-510,518,共6页郭似玉 徐杰 董薇 周楚 江震 王韶嵘 吴尊友 罗巍 
目的了解2021—2023年间新报告经注射吸毒感染HIV者感染方式及风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阿片类毒品流行地区调查2021—2023年间新报告经注射吸毒感染的HIV/AIDS病例,开展一对一深入访谈,了解访谈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关键词:注射吸毒人群 艾滋病病毒 感染风险因素 
再论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
《西藏研究》2024年第4期1-13,M0003,共14页班班多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藏传佛教思想史资料选编暨藏传佛教思想史论”(项目编号:14ZDB117)阶段性成果。
佛教中国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讨论此话题,关键在方法论上要有新的突破。中西诠释学为外来佛教的本土化、中国化课题提供了恰当的学理支持。如何理解和研判作者原意、文本原义与理解者、阐释者互动所导致的结果,即视域融合与效果...
关键词:读者中心论 视域融合 效果历史意识 佛教中国化 作者原意 时空背景 六经注我 诠释学 
西方哲学研究: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3期16-22,5,共8页丁立群 周文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AZD076)的阶段性成果。
如果从16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开始在中国传播西方哲学算起,西方哲学传入中国迄今已历400余年,这同时也是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400余年。这一过程特别在清末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开始后,引起了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的无尽纠缠。这一历史事实既...
关键词:文化殖民 西方哲学研究 中国传统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六经注我 西方现代化 西方传教士 近现代思想 
经注异辞:大小戴《礼记》所见五篇《逸礼》的文本性质
《传统文化研究》2024年第2期46-57,共12页张童洋 
大小戴《礼记》中《奔丧》《投壶》《诸侯迁庙》《诸侯衅庙》《公符》五篇文本,被历代学者视作“诸侯礼”并归入《逸礼》。但通过经文与注疏之间的“异辞”情况分析,可见《奔丧》采用的是以“士礼”为主体,以“诸侯礼”为变体的叙述结构...
关键词:《逸礼》 《仪礼》 士礼 诸侯礼 
由名物释义看《毛诗正义》阐释体例之推进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54-65,共12页李娜 高玉敏 
2019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诗经》名物学史研究”(项目编号:HB19ZW006)的阶段性成果
《诗经》学发展史中,名物释义是其经学价值构建的基本形式之一。通过深入《毛诗正义》名物释义的具体经说文本,可从微观角度审视其集大成的体例特征。在综合继承前著体例的基础上,《毛诗正义》阐释体例的推进可主要概括为“经注贯通”...
关键词:《毛诗正义》 名物 体例 经注贯通 解喻结合 
伦理正义对中华法系统一性的价值影响被引量:3
《东方法学》2024年第2期18-27,共10页魏治勋 
中国法学会重大委托课题“加强学理化体系化研究阐释推动中华法系伟大复兴”(项目批准号:CLS(2023)ZDAWT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伦理正义是统一性的中华法系的核心价值追求和法律哲学的凝结。中华法系的统一性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法典体系的统一性对于大一统国家的法律秩序构造是一个必要前提,“伦理正义”价值对于这一目标追求具有保障意义。中华法系是一个伦理...
关键词:中华法系 法的统一性 以经释律 引经注律 引经决狱 伦理正义 
以学养书:沈曾植与《兰亭序》收藏
《中国书法》2024年第4期32-40,共9页宋新宇 
沈曾植平生收藏碑帖甚夥,其中四十余种版本各异的《兰亭序》是一大亮点,同时他以收藏题跋、随笔签识、逐条批注等方式,以学养书,不仅记录着他对帖学的研究心得以及对晋人书韵的向往、追求,还可见他迥异于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由唐入...
关键词:传统 收藏 南北会通 六经注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