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硅

作品数:1080被引量:121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胡明贾振红李清山杨德仁邬建敏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大学新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科学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快速热处理多孔硅的蓝光发射
《科学通报》2006年第17期2091-2093,共3页赵毅 杨德仁 林磊 阙端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0225010)资助.
对多孔硅样品进行了各种气氛下(氮气、氩气、氧气和空气)的快速热处理(rapidthermalprocess,RTP).测试了RTP处理前和处理后多孔硅样品的光致发光(PL)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在400℃以上RTP处理后的多孔硅样品的PL谱中有4个蓝光...
关键词:多孔硅 蓝光发射 快速热处理 
量子点中的界面极化子和多孔硅发光现象
《科学通报》2000年第21期2267-2273,共7页邹炳锁 解思深 
量子点中的极化子效应是当前量子点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其特征急需了解. 提出了量子点中量子限域极化子的概念、可能性和能量随尺寸的变化规律, 指明本征声子和外来声子都可能对其形成有贡献. 利用此模型分析了多孔硅体系中的光谱特征, ...
关键词:多孔硅 发光 界面极化子 量子点 半导体 
超临界干燥和普通干燥方法对多孔硅的结构及性质的影响被引量:7
《科学通报》1999年第21期2272-2276,共5页徐东升 郭国霖 桂琳琳 唐有祺 张伯蕊 秦国刚 
对经超临界干燥与经自然干燥处理的多孔硅样品的表面形貌、光致发光、Raman光谱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Raman光谱分析表明 ,经超临界干燥处理与自然干燥处理的多孔硅样品的微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 .经超临界干燥处...
关键词:多孔硅 超临界干燥 光致发光 光吸收 自然干燥 
多孔硅微腔的窄峰发射被引量:3
《科学通报》1998年第24期2669-2670,共2页熊祖洪 廖良生 袁帅 丁训民 蒋最敏 胡东枝 秦捷 裴成文 侯晓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9525410)资助项目
自从Canham发现多孔硅能高效率发射可见光以来,多孔硅的形成机理、发光机理、器件以及光电子集成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到目前为止,多孔硅中是否存在激射现象还不很肯定.我们知道,微腔是实现激射的必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辐射功率的空间...
关键词:多孔硅 微腔 激射 窄峰发射 发光机理 光学特性 
表面化学分子吸附增强多孔硅发光效率被引量:1
《科学通报》1998年第3期333-334,共2页尹峰 李学萍 肖绪瑞 张宝文 曹怡 李国华 韩和相 汪兆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2 94 830 0 5)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光化学开放实验室资助项目
关键词:表面化学吸附 多孔硅 发光效率 
有机溶剂诱导的多孔硅光致发光猝灭机理被引量:1
《科学通报》1997年第19期2123-2124,共2页晋卫军 沈国励 俞汝勤 
1990年多孔硅室温可见光发射的报道引起了科技界的极大关注.现已形成了一个对硅材料研究很活跃的领域.目前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发光机理的探讨;(2)改善发光的稳定性,提高发光的量子产率及制备各色光的多孔硅量子线阵列;...
关键词:有机溶剂 多孔硅 光致发光 猝火作用 
金属/PS/n-Si结构光电转换效率的研究被引量:1
《科学通报》1997年第9期990-993,共4页王冠中 李鹏 马玉蓉 方容川 
在许多研究工作着重于多孔硅(PS)的发光机制和提高电致发光效率的同时,多孔硅接触结构问题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认为多孔硅众多的表面态导致多孔硅接触结构具有较大的内部串联电阻和较大的理想因子.在光电转换方面,金属/孔硅结构也表现出...
关键词:多孔硅 光电转换 太阳能电池 电镀法 金属  
多孔硅的电位调制波长的可见光发射
《科学通报》1996年第24期2238-2241,共4页王荣秋 李经建 陈泳 蔡生民 刘忠范 张树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虽然早在60年代就发现了单晶硅在氢氟酸中阳极氧化时伴随的电致荧光现象,直到1991年,随着多孔硅室温下可见光致荧光的发现,才真正认真开始了多孔硅电致发光的研究,由于PS固体电致发光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极低 10^(-4)~10^(-6),通常认为...
关键词:多孔硅 电致发光 电位调制波长 可见光发射 
多孔硅中硅量子线横截面尺寸的“恒定”与“台阶”行为被引量:2
《科学通报》1996年第16期1471-1475,共5页刁鹏 李经建 蔡生民 张树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硅是间接禁带半导体,禁带宽度为1.11eV不可能在可见光区发光。1990年,Canham发现电化学阳极氧化制备的多孔硅(porous silicon缩写为PS)样品在室温下出现强烈的光致荧光现象。从此PS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PS的光致荧光...
关键词:多孔硅 量子限制效应 隧道效应 半导体  
多孔硅的双峰光致发光谱与光发射机制被引量:1
《科学通报》1995年第18期1644-1647,共4页张树霖 何国山 黄福敏 杨昌黎 李经建 刁鹏 刘忠范 蔡生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多孔硅的光致发光谱是多孔硅研究的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除了早已广泛研究的单峰光致发光谱外,近来有人报道新制备的或经干氧处理的多孔硅在低温下明显存在多峰光致发光谱,本文将报道室温下在后处理多孔硅中观察到的双峰光致发光谱,并讨...
关键词:多孔硅 光致发光谱 光发射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