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式

作品数:117被引量:9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曾艳兵姜静楠张志庆孙慰川曲林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有企业管理的低效内耗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以卡夫卡式响应现象为例
《现代商业》2025年第2期76-80,共5页葛煜 
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产权属性导致的组织绩效不佳、企业行为短期化、决策效率低、制度制定与执行分离、形式主义严重等现象。这些现象所体现的企业管理的低效与内耗问题,引发了卡夫卡式响应。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卡夫卡响应...
关键词:国有企业 卡夫卡式响应 组织绩效 决策逻辑 
莫言对卡夫卡式叙事策略的借鉴与创新——基于《酒国》与《城堡》的比较研究
《安康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69-74,共6页郝燕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接受与发展:莫言对卡夫卡文学的本土化实践”(gxyq2022107);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当代中国作家对卡夫卡式叙事策略的借鉴与创新”(2022AH051903)。
通过对《酒国》与《城堡》的比较研究发现,莫言与卡夫卡在叙事策略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莫言显然受到卡夫卡式风格的影响,两者都采用了荒诞现实主义、故事情节的延宕、语言的瓦解等叙事策略。但是,莫言对卡夫卡式叙事策略不是一味地借鉴...
关键词:莫言 卡夫卡 《酒国》 《城堡》 叙事策略 
“耳朵”的隐喻——评牛健哲小说《耳朵还有什么用》
《小说月报(原创版)》2024年第6期16-17,共2页吴佳燕 
牛健哲的小说擅长在某种简约精巧、荒诞不经的叙事氛围中彰显出卡夫卡式的先锋气质。《耳朵还有什么用》给我的阅读印象是叙事的贴已深沉,描述的简练准确,以及那种流畅贯通的文气,让人觉得好看耐读又意犹未尽。小说有强烈的画面感,或者...
关键词:卡夫卡式 画面感 荒诞不经 意犹未尽 叙事氛围 耳朵 
卡夫卡:“活下来的只有他的语言”
《中国图书评论》2024年第2期37-43,共7页曾艳兵 
2023年是布拉格犹太德语作家弗朗茨·卡夫卡诞辰140周年,2024年则是卡夫卡逝世100周年。全球卡夫卡学界和读者都在关注、思考、言说、书写卡夫卡,正在掀起一股重读卡夫卡作品的热浪。卡夫卡是20世纪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卡夫卡属...
关键词:卡夫卡 卡夫卡式 卡夫卡与中国 卡夫卡纪念 
莫言对卡夫卡式黑色幽默的借鉴与创新——《酒国》与《审判》之比较
《长春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郝燕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2022107);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22AH051903)。
莫言的《酒国》与卡夫卡的《审判》都采用了共同的黑色幽默技巧,通过“反英雄”人物的塑造以及对文本意义的消解,揭示了现代社会人孤独、焦虑和幻灭的心理现实及在非理性世界中的生存困境。但从书写方式看,两者存在着显著差异。卡夫卡...
关键词:莫言 卡夫卡 《酒国》 《审判》 黑色幽默 
卡夫卡及其后来者:论“卡夫卡式写作”
《枣庄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5-21,共7页杨利亭 
卡夫卡既突破了20世纪以前的写作传统,又对许多来自传统的东西加以吸收和借鉴。博尔赫斯在《卡夫卡及其先驱》一文中指出,卡夫卡创造了自己的先驱。我们可以沿着博尔赫斯的话说下去,在某种意义上,卡夫卡也“创造”了他的后来者。“创造...
关键词:卡夫卡 博尔赫斯 布朗肖 舒尔茨 卡夫卡式写作 
论当代西方小说的百科全书化趋向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2期60-62,共3页杨黎红 汝艳红 
“小说死了吗?”在20世纪成为全球性话题。一种悲观论调在西方学界出现,认为小说已穷途末路。但仍有不少学者相信,只要发扬小说所特有的智慧,它的未来就有无限可能性。一些作家也在为小说发展不断找寻新的形式,拓展新的疆域。在这种情况...
关键词:现实主义小说 卡夫卡式 现代主义小说 百科全书 无限可能性 悲观论调 全景性 经典小说 
论特雷西亚·莫拉创作中的卡夫卡式特征——以《外星人之恋》为例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82-84,共3页刘静 
广东培正学院校级项目“论特蕾西亚莫拉创作中的卡夫卡式特征——以《外星人之恋》为例”(项目编号:23PZXJYB015)最终研究成果
毕希纳文学奖得主特雷西娅·莫拉是德语文坛新兴的移民文学作家,她的创作荒诞性突出,有明显的卡夫卡式特征。文章通过《外星人之恋》的文本细读和平行对比,发掘莫拉在“中心消解”“荒诞”“隔离”“边缘化立场”的美学手法上对卡夫卡...
关键词:卡夫卡 特雷西娅·莫拉 荒诞 
卡夫卡式美学视野下的约尔格·伊门道夫绘画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7期69-71,75,共4页黄慎文 
约尔格•伊门道夫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他的作品体现出了20世纪80年代西欧的绘画回归精神。在他具有批判色彩和荒诞意味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是卡夫卡式的审美。困境和荒诞是伊门道夫反战题材绘画作品中所追求的审美趣味,因此以卡夫...
关键词:约尔格•伊门道夫 卡夫卡式美学 德国新表现主义 
奥德修斯时刻与卡夫卡式的佯谬
《长江学术》2022年第4期68-76,共9页涂险峰 曹晓龙 
卡夫卡在《塞壬的沉默》中对荷马《奥德赛》情节的改写策略,对于理解卡夫卡及其作品具有特殊意义。在卡夫卡的叙事中,塞壬不再以妖魅歌声而是以“沉默”来诱惑奥德修斯,而奥德修斯塞耳闭听,对“沉默”“失聪”,成功抗拒诱惑。这一行为...
关键词:奥德修斯时刻 天真听众 佯谬 空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