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

作品数:9518被引量:3590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孙德强董保华张冬梅陈特关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西南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西南政法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劳动合同无效时竞业限制条款还有效吗?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1年第4期52-53,共2页杨若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另有约定外,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或者劳动者履行了竞...
关键词:竞业限制 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案件 保密协议 用人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 独立性 适用法律 
劳动争议案件引入举证责任减轻制度研究被引量:6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76-180,共5页韦杰 
劳动争议诉讼中存在大量证据未形成案件,劳动者难以获得证据,适用现有的民事举证制度,可能会产生司法不公。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必要针对此类案件引入举证责任减轻制度,以便诉讼的深入开展,进而保障诉讼程序能切实解决实体纠纷,实...
关键词:举证责任 责任减轻 劳动争议 证据未形成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的反思与路径完善——基于353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62-68,共7页黄宣 朱程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制度存在"保护劳动者不力""裁决程序冗长"等弊病,有必要重新理顺"裁审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定量分析353份判决书,从司法实践视角探索劳动仲裁与法院审判内在逻辑联系,并根据统计数据回应现有学界观点:整体而言,...
关键词:劳动争议 仲裁前置 实证 或裁或审 
公司股权激励纠纷裁判理念反思被引量:4
《经济法论坛》2018年第1期27-39,共13页章晓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法与民法典关系研究”(16CFX063)
目次一、公司股权激励纠纷的情况梳理二、公司股权激励纠纷的法律性质判断三、公司股权激励纠纷处理的建议四、结语日前,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审结的一则劳动争议案件,引起了广泛讨论。审理后,法院从诸多因素考虑和分析,确定了上市公...
关键词:劳动争议纠纷 法律性质 案外第三人 激励对象 股权激励 劳动报酬 
劳资自治中的劳动者“自赋权维权模式”——以广州利得鞋业公司集体劳动争议为例被引量:13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第8期100-107,共8页陈步雷 陈朝闻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劳动关系多元转型的法治化调整机制研究"(14BFX181)
我国珠三角地区近年来出现的工人自发推选谈判代表、争议行为代表的实践模式,具有重要法律意义。其中的行为主体、权利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后果、技术方法等要素具有较显著的制度创新,可界定为"自组织、自赋权维权模式"或"工人代表制"...
关键词:自赋权维权模式 工人代表制 集体劳动争议 集体行动 
论社会保险费补缴纠纷的可诉性被引量:4
《中国劳动》2015年第11X期56-60,共5页张圆 熊思豪 林贞 王林望 
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4X Z-B Z X-065
自社会保险改革以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社会保险费补缴纠纷日益增多。针对此类争议是否具备可诉性,在理论上众说纷纭,在实践中立法不明、处理不一。本文在总结现实困境的前提下,以社会保险权与补缴救济权为理论支撑,从救济模式和...
关键词:社会保险费补缴 社会保险权 可诉性 劳动争议 
当前劳动争议案件维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08-109,共2页王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争议日益增多,但劳动争议案件维权效果却不容乐观。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维权应涵盖劳动争议全过程,从劳动争议处理、调解、仲裁、诉讼和问责五个环节寻求相应的对策予以完善。
关键词:劳动争议 案件维权 问题与对策 
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实务若干问题探讨
《中国劳动》2014年第6期8-11,共4页李雄 何春艳 张鲲 
国家社科基金"平等就业权法律保障制度研究"(13BFX139);第三批"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的部分研究成果
在国家深入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背景下,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实务正面临若干新的挑战,国家对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处理有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审判的法律依据短缺,理论研究尚不成熟。依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制外,还需要地...
关键词:劳动争议 司法实务 劳动关系 
员工离职后竞业限制协议的深度解析——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被引量:2
《经济法论坛》2014年第1期244-256,共13页李雄 刘山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平等就业权法律保障制度研究”(13BFX139);西南政法大学校级重点项目“我国法律硕士教育职业化定位与发展进路研究”(2012-XZZD14)的部分研究成果
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旨在平衡保护商业秘密与保障择业自由。近年来,有关竞业限制协议的纠纷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而现有立法或者过于原则,或者对竞业限制协议若干问题的规定不尽细致。为...
关键词:竞业限制 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案件 员工离职 深度解析 单方解除 义务主体 用人单位 合同义务 平衡保护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理性检讨与改革前瞻被引量:32
《中国法学》2013年第4期158-168,共11页李雄 
我国在构建劳动争议"大调解"格局的主流语境下,正经历着在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制度与经验之间如何取舍的纠结。同时,现有立法虽然对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有所规制,但无论是在价值理念上还是在制度设计上,都存在错位和偏差,从而导致现...
关键词:劳动争议调解制度 正当性理性检讨 改革前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