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演算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振华徐传宇许占君刘叙华魏凤琴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南京大学杜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文杂志》《哲学动态》《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哈佛到柏林 俞大维研习数理逻辑的知识场景
《科学文化评论》2023年第5期68-88,共21页李国伟 
俞大维在中国数理逻辑史上有两项标竿性成就:(1)他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完成由中国人原创的首篇数理逻辑论文;(2)他在获得博士后去柏林游学,在《数学年刊》(Mathematische Annalen)上发表了中国人在此世界顶级期刊上的首篇论文。...
关键词:中国数理逻辑史 数理逻辑 蕴涵 类演算 公设系统 罗素 希尔伯特 亨廷顿 
逻辑学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及其前景研究综述被引量:3
《哲学动态》2001年第9期29-32,共4页张振华 
关键词:逻辑学家 逻辑演算 前景研究 形式系统 经典逻辑 规则演绎系统 计算机科学 类演算 逻辑学界 机器智能 
主词存在问题与预设
《现代哲学》1998年第4期90-93,共4页徐传宇 
关键词:主词存在问题 传统逻辑 现代逻辑 特称命题 对当关系 可能世界 直言命题 语用学概念 类演算 语义预设 
模态逻辑K、K_4系统Matrix证明方法中的可采纳替换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6年第3期234-238,共5页孙吉贵 刘叙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资助课题
Wallen的模态逻辑Matrix证明方法是在机器上较容易实现的一种模态逻辑自动推理方法.它将推理的难点转移到求可采纳替换中去,因而,可采纳替换的计算构成了模态逻辑Matrix证明方法的本质内容.本文讨论了模态逻辑K、K_4系统可采纳替换的存...
关键词:模态逻辑 Matrix证明方法 可采纳替换 类演算 
联合演算在处理传统推论学说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评析被引量: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68-73,共6页马雷 
如何运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工具系统地处理传统推论学说?希尔柏脱(D·Hilbert)和阿克曼(W·Ackermann)在《数理逻辑基础》(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以下简称《基础》)中专门探讨了这一问题,克劳斯(G·Klaus)在《形式逻辑导论》(上海译文出版...
关键词:联合演算 命题演算 论学 永真式 基本命题 类演算 析取 命题逻辑 定项 若干问题 
传统三段论在当代中国的新生——从《工具论》到《制约逻辑》
《毕节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13-17,共5页张金兴 
西方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功绩是创立了推理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证明的科学。这位逻辑学的奠基人认为,三段论是推理的最佳形式,所以他在《工具论、前分析篇》中详细地探讨了三段论的各种有效形式,并对有效三段论的形式作出了...
关键词:三段论规则 前分析篇 西方逻辑 逻辑学家 形式系统 普遍词项 类演算 个体变元 逻辑地 三段论式 
逻辑的形式化与形式的系统化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82-84,共3页徐东海 
逻辑学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了。这个方向我们今天把它称为逻辑的“形式化”。形式化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抽象方法。它的特点是用字母或其它一些技术手段,例如表意的符号,去代表那些有相同特性的被研究的具体对象,从而...
关键词:形式化方法 前分析篇 逻辑规律 逻辑学家 公理系统 类演算 现代逻辑 斯多葛逻辑 逻辑研究 弗雷格 
二难推理及其它被引量:1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104-109,共6页许占君 
本文就近期出版的《形式逻辑原理》(杜岫石、何雪勤编)一书第十一章第五节的内容而提出两个理论问题:二难推理的假言前提之间的关系是为合取还是折取;推理形式与重言式的关系问题.作者运用数理逻辑的关于重言式的理论、方法阐述了自己...
关键词:二难推理 推理形式 形式逻辑原理 重言式 对当关系 下反对关系 假言选言推理 传统形式逻辑 换质法 类演算 
建立在科学语言基础上的真理观——语义真理概念浅谈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6期90-95,共6页李福安 
现代逻辑的产生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且也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语言工具。在这种科学语言的基础上,人们第一次有希望科学地解决许多使世世代代的哲学家们困感不巳的哲学之谜。在这方面,塔尔斯基的语义真理概念的建立为我们...
关键词:语义真理 真理观 塔尔斯基 现代逻辑 开语句 语言层次 语言工具 逻辑学家 真值函项 类演算 
关于虚概念定义的探讨被引量: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15-18,共4页陆玉文 
一 虚概念,又叫虚假概念球虚构概念等。在形式逻辑中与真实概念相对,是概念的一个种类。它指在客观世界当中没有或尚未发现与其直接对应的事物的概念。关于这类概念的定义,尚无一致意见,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关键词:概念定义 类概念 感觉经验 类演算 辩证过程 逻辑错误 逻辑学界 金岳霖 历史时代 事物内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