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国

作品数:755被引量:1024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蒲若茜张子清范茗吴冰赵文书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外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接骨师之女》:女性生命的代际书写
《当代外国文学》2023年第4期12-19,共8页黄旭 朱骅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思想研究”(21&ZD282)的阶段性成果。
《接骨师之女》拓展了谭恩美的母女关系主题,讲述了女性生命的代际冲突与跨国延续。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该作品的研究多采用女性主义分析,缺乏生命写作角度的研究。就本部作品而言,血缘纽带、共同记忆是代际溯根书写的动机,讲故事的哺育方...
关键词: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 生命写作 华裔美国文学 
伦理线·伦理结·叙事伦理——《骨》的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解读被引量:8
《当代外国文学》2019年第1期42-48,共7页董晓烨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18WWD37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运用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生代华裔美国作家伍慧明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骨》,分析作品伦理线所反映的时间意识,探究当代华裔在面对伦理困境时的伦理选择,以此审视当代华裔美国作家的伦理取向。笔者认为,独特的叙事...
关键词:伍慧明 《骨》 华裔美国文学 伦理线 伦理结 叙事伦理 
族裔经验的“潜叙述”——华裔美国文学梦境叙事研究被引量:8
《当代外国文学》2017年第1期27-35,共9页许双如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面具政治:华裔美国文学‘身份表演’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4YJA752017)的阶段性成果
梦境叙事是华裔美国文学常见的叙事手法。本文以《女勇士》、《唐老亚》、《家园》三部代表性小说进行分析,讨论梦境叙事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艺术形式和内涵特征,揭示梦境叙事的审美价值。本文认为,这三部作品以梦境这一超现实叙事形式,...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 梦境叙事 族裔经验 族裔历史 主体性建构 
第十四届世界英语短篇小说大会会讯
《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第4期141-141,共1页
第十四届世界英语短篇小说大会将于2016年7月13—1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将由世界英语短篇小说研究会、华东师大、上海新闻出版局、上海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由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具体承办。诚邀海内外短篇小说作家、批评家、学者...
关键词:世界英语 上海新闻 国际性会议 作家协会 华裔美国作家 会务费 华裔作家 工作语言 BUTLER 大陆学者 
《甘加丁之路》的性别政治与人物叙事策略被引量:6
《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第3期62-72,共11页董晓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叙事学研究"(编号:13CWW02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华裔美国文学的叙事空间研究"(编号:DL13BCX02)和"赵健秀长篇小说的叙事特征研究"(编号:DL12BC12)的阶段性成果
在当代后种族主义文化语境之下,种族问题往往包含着性别隐喻。赵健秀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甘加丁之路》一以贯之将性别身份作为种族和政治抗议的手段。在小说中,赵健秀探讨了华裔美国男性在特定的文化和种族语域中面对的性属焦虑,进而...
关键词:《甘加丁之路》 华裔美国男性气质 修辞性叙事 性别政治 
新型华裔美国男性之构建:汤亭亭《中国佬》中的男性“身体政治”被引量:2
《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1期71-77,共7页张延军 孟利魁 
本文以"身体政治"为切入点,分析著名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的文学巨著《中国佬》中的男性主题。作者将男性问题作为多重主题中的重中之重,以各种叙事策略说明他们不是"被阉割"的牺牲品,而是富有阳刚之气的男子汉。这种鲜明的男性主题,既...
关键词:汤亭亭 《中国佬》 身体政治 华裔美国男性 
论《喜福会》中的创伤记忆与家庭模式被引量:20
《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第2期100-110,共11页顾悦 
谭恩美的《喜福会》没有一味褒奖中国传统文化,对旧中国妇女的悲惨境遇并不隐讳,因此常常被批评为"东方主义"的产物。然而勇敢地直面创伤记忆正是谭恩美写作的主要目的。小说正视了由于民族的苦难历史以及家庭文化中的毒性教条,华裔美...
关键词:谭恩美 创伤记忆 家庭模式 华裔美国文学 
跨文化·双语性:华裔美国作家的名字被引量:4
《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第4期109-117,共9页张子清 
华裔美国作家的父母或祖父母为他/她们从小就起了汉字书写的中国名字,在其家庭成员、亲戚和中国朋友之间以及就读的中文学校里使用。早期华人移民重视中国传统的传承,总是慎重地给子女起汉语名字,现在也仍然保持珍视家姓的传统。为了在...
关键词:名字 跨文化 双语性 华裔美国作家 
华裔美国文学对文学史的改写与经典重构的启示被引量:7
《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4期65-71,共7页陆薇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华裔美国文学与亚裔美国文学一起,被很多学者称为美国文学中“新冒现”的文学分支,但就是这个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发展起来的文学分支却引发了东、西方学术界对一些文学学术热点问题的重新思考,其中之一就是华裔美...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 文学史 文学经典 解构 重构 
论《家乡》与《唐老鸭》中的“父与子”母题被引量:16
《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1期50-57,共8页蒲若茜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系列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为:03/04H2-05
本文从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父/子”关系的差异表述入手,在对华裔美国作家徐宗雄、赵建秀小说中的“父/子”母题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其对华裔美国父系英雄传统的追寻,是对美国主流及许多华裔美国女作家笔下被“阉割”的华裔男性“...
关键词:华裔美国小说 徐宗雄 赵建秀 “父与子” 男性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