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伦理学

作品数:35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马金杰谷佳媚王凤才刘慧铁省林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广东商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哲学》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反思理性还是辩护理性——论福斯特与科斯嘉德建构主义之间的分歧
《道德与文明》2024年第2期156-167,共12页陈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ZX003)。
作为康德式建构主义理论的杰出代表,科斯嘉德和福斯特的理论进路存在差异,其核心区别在于二者对实践理性和建构主义程序以及二者的关系的不同解释。面对理论对手提出的游叙弗伦问题的挑战,科斯嘉德的反思—实践同一性模型在处理康德式...
关键词:建构主义 实践同一性 话语伦理学 实践理性 
关于道德与伦理的区分——R.弗斯特对哈贝马斯“区分”的修正和补充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3年第1期293-312,共20页覃晓洁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20JJD710001)阶段性成果。
道德与伦理的区分是实践哲学的经典主题之一,也是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哈贝马斯对道德的论证依赖于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从康德的普遍化原则推演而来;不过,与康德的独白式论证不同,哈贝马斯转向了主体间性论证,并在话语伦...
关键词:道德 伦理 哈贝马斯 R.弗斯特 话语伦理学 辩护 理论 
哈贝马斯交往思想视域下的网络公共空间话语伦理研究被引量:7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44-51,共8页宋平锋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追求理解与共识——哈贝马斯交往修辞思想及其应用价值研究”(YY19109)。
网络公共空间已经成为人们发布信息、获取信息、表达意见、探讨公共话题的公共领域,但是当前网络公共空间里却存在着各种话语乱象,严重影响了国家治理、社会安定和谐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哈贝马斯的交往思想对认识网络公共空间的本...
关键词:网络公共空间 公共领域 交往理性 话语伦理学 话语伦理规范 
黑格尔与话语伦理学——论哈贝马斯法哲学中的黑格尔因素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10期16-23,190,共9页杨丽 
哈贝马斯法哲学的起源与其他学者对话语伦理学的批判以及哈贝马斯的自我批判有着直接的关联,黑格尔对康德的“空洞性”指责是话语伦理学所要面对且亟须解决的问题,这标示着黑格尔对规范问题的思考之于哈贝马斯法哲学的整体构思具有重要...
关键词:话语伦理学 黑格尔 哈贝马斯 《事实性与有效性》 法哲学 
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图式的解读
《伦理学术》2019年第1期114-125,共12页龚群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于哈贝马斯的交往伦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哈贝马斯认为人的道德资质需要一个道德发展心理学的证明,而这正是科尔伯格提供给他的。但哈贝马斯并非完全搬用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个发展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首先...
关键词:科尔伯格 哈贝马斯 道德发展阶段图式 话语伦理学 
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研究
《中国哲学年鉴》2018年第1期363-363,共1页宫瑜 
在哈贝马斯看来,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究其根源在于近代哲学以主体自我意识为出发点的理性基础规定,因此,必须完成从“个体的独白反思”到“主体间的话语交往”的范式转换,重新界定理性的概念内涵,并据此对道德规范的普遍有效性予以合理...
关键词:交往理性 普遍有效性 道德共识 交互主体 近代哲学 哈贝马斯 主体自我意识 话语伦理学 
话语伦理学背景下的委婉语翻译——以性禁忌语为例
《山东工会论坛》2018年第4期100-102,共3页王昱瑾 
交往行为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话语伦理学对于委婉语翻译影响深远,尤其是性禁忌语的翻译。近年来中西方交流的深入和碰撞,让更多的译者在翻译性禁忌语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客观世界的联结与沟通,均以文字为途径进行...
关键词:话语伦理学 禁忌语 交往理性 
维尔默对话语伦理学的内在批判被引量:2
《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7期122-128,共7页王凤才 杨丽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14JJD720007);2015年国家留学基金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话语伦理学是哲学语用学转向之后的一种普遍主义伦理学,它试图在克服康德的道德哲学缺陷的基础上,通过先验语义学批判,找到达成道德共识的程序,以此来确立现代道德规范的客观有效性。但是,维尔默不满意于这种话语伦理学,而是紧紧抓住话...
关键词:话语伦理学 真理共识论 道德规范 理想的言谈情境 交往共同体 
自我与他者之间——女性主义对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重构被引量:1
《浙江学刊》2016年第6期124-130,共7页刘慧 王陈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资助"群众路线的运行逻辑和介入因素研究"(14JD710040)阶段性成果;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公民身份研究"(J14WA53)阶段性成果
如何批评和修正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构建一种更民主、包容的话语模式是女性主义与哈贝马斯对话的重要目标。塞拉·本哈比在普遍主义和交往理性框架内,以"互逆视角"和"扩展的心胸"为基础,建构了一种"交互普遍主义"的话语模式;艾莉丝·马...
关键词:交互普遍主义 非对称互惠 关系自我 
女性主义对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批评被引量:1
《浙江学刊》2015年第6期138-143,共6页刘慧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公民身份研究"(J14WA53)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政治协商民主内生机理研究"(13BZZ009)阶段性成果
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以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重新确证多元条件下普遍主义道德之可能,被誉为伦理学上的"范式转换"。但在女性主义看来,其仍然沿袭了传统认知主义、普遍主义和形式主义道德哲学的基本特征,仍然包含着很多具有内在男权意味的...
关键词:女性主义 话语伦理 交往理性 理性共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