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依据

作品数:124被引量:13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禄晓平王诗群刘树林丁力高翔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语言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索绪尔语言学的虚构性
《广东培正学院论丛》2019年第4期22-29,37,共9页谢序华 
广东培正学院2019-2020年校级重点科研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pzxmzd06)。
索绪尔关于现代语言学赖以建立起来的“语言”“思想”和“声音”三个基本概念及其三者关系的论述,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存在决定意识”“内容决定形式”的唯物辩证法法则,三者关系混乱,似有虚构或臆测之嫌疑;其核心观点“语言为思想制定...
关键词:整体语言 制定思想单位 心理依据 悖论 
舞台语言基本表现手段——语调
《学园》2014年第8期189-190,共2页陈晓霞 
语调是舞台语言基本表现手段之一,若没有强大的心理支撑,反而会使得台词矫揉造作、空泛无味。所以演员需要正确找到语调的依据,把人物的思想、情感、愿望、目的以及视像,生动地告诉对手及观众,才能达到你所要表达的目的。
关键词:语调 心理依据 表现手段舞台 语言 
高职生成功交谈的语言形式及其心理依据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年第6期114-116,共3页惠夏云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职业院校学生口语交际研究"成果;编号20110136
交谈的过程,是心理沟通的过程;交谈的目的,是实现双方的心理相容。因此,成功的交谈,应该多采用有益于拉近双方心理距离的语言形式:表示褒义的感叹语句,表示商量、希望语气的问句和假设句,表示否定内容的肯定语句,暗示对方理解的委婉语句...
关键词:交谈 心理距离 心理透视 语言形式 
唤醒孩子心灵中的文学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3期60-61,共2页吕红蕾 
一、在诵读体味中唤醒如果有人问你,陶渊明为什么写“悠然见南山”,而不写西山、东山或者北山呢?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毫无价值,甚至有“无理取闹”的意味。但语言学家吴世昌先生却从语言的表情效果分析出其中有着充分的心理依据:...
关键词:文学想象力 唤醒 “悠然见南山” 心灵 孩子 语言学家 心理依据 效果分析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对比的可行性及心理依据被引量:1
《三明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32-36,共5页俞可音 
非语言交际同语言交际一样是人类交际的两种渠道之一 ,但却没有受到象语言交际那样的重视。本文运用心理学中的迁移律以及对大二学生的问卷调查 ,探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的对比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说明如何发挥正迁移、以尽可能少的负迁...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 对比 心理依据 对策 
评价超市收银员的心理依据
《发展》2002年第2期31-31,共1页王永评 
关键词:超级市场 收银员 评价 体态语言 素质 
双语教学心理依据新探
《民族教育研究》1993年第3期62-65,共4页廖斌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不少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学必须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一我国以汉语为通用语,东西南北中工农学商兵各领域都以汉语进行交际,因而培养的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科技人才要通汉语;二要发扬光...
关键词:双语教学模式 第二语言 学习者 语言环境 汉语文教材 母语 心理依据 人口文化素质 学习语言 语言障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