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表达

作品数:70被引量:13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振宇刘丹凌李海新蒋兴超叶兆言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公民表达:为未来生活奠基(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42期3-6,F0002,共5页叶兆言 蒋兴超 
在《公民表达:为未来生活奠基(上)》中,叶兆言先生和蒋兴超老师从表达素养出发,重点探讨其体现的现代教育层面的重要意义,提高表达能力的途径方法,以及阅读与表达的交互作用。本期“下篇”,两位作者聚焦教学中的关键议题如文体划分的变...
关键词:自由表达 途径方法 叶兆言 提高表达能力 阅读与表达 表达素养 关键议题 交互作用 
公民表达:为未来生活奠基(上)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34期3-6,共4页叶兆言 蒋兴超 
中学生是现代公民,基础教育阶段应培养其良好的公民表达素养,然而现状堪忧.初中学段是培养公民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期,中学语文教学中应予以足够重视.探讨公民表达能力培养对教师素养的诉求、公民表达的内涵与外延、公民表达能力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公民表达 表达素养 教师素养 创意表达 
论身份传播与公民表达被引量:1
《新闻爱好者》2021年第10期11-16,共6页冯馨瑶 靖鸣 
互联网自由在本质上是自由观和权利观的体现,是基于理性色彩所作出的不受外在约束的平等权的体现。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进一步将表达的关口开放,每个个体在虚拟世界中塑造新的形象并以此来实现自我,表达自由被赋予了合理化的想象。但互...
关键词:身份 身份传播 平等 
普通公民表达立法需求的现实途径浅析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26-29,共4页陈小宇 
普通公民表达立法需求是公众参与立法的一部分,但两者并不相同。我国目前尝试的公众参与立法的方式主要以立法主体或其他授权主体作为组织者在立法程序的各个环节统筹开展,普通公民可以在特定的时间针对特定的项目直接参加或申请参加,...
关键词:立法需求 公众参与立法 表达途径 
我国匿名新闻源的法律保护
《青年记者》2018年第24期78-79,共2页陈哲 
匿名新闻源法律保护问题是新闻界和法律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对匿名新闻源进行保护有利于保障公民表达权和知情权,拓宽新闻媒体获得资讯的渠道。但在保护匿名新闻源方面,仍存在新闻真实性遭到质疑和审判公正受到妨碍等困境。本文将从...
关键词:法律保护 新闻源 匿名 公民表达权 新闻真实性 保护问题 新闻媒体 审判公正 
底层青年群体“微传播”的风险被引量:1
《青年记者》2018年第15期38-39,共2页许高慧 
随着我国社会风险的累积,社会矛盾凸显,底层青年群体逐渐成为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在微媒体时代,底层青年群体选择诉诸网络进行话语表达和利益主张。话语表达作为公民表达权的一种体现形式,蕴含着表达主体潜在的政治力量,是公民行...
关键词:青年群体 社会风险 公民表达权 传播 话语表达 群体性事件 社会矛盾 参与主体 
明亮的对话:审慎思考,公民表达——思辨性论述文写作的思考路径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8年第7期154-157,共4页孙瑾(执教) 袁湛江(观察) 
论述文写作指导旨在驱动学生的思维力, 强化提升学生的论述能力.而进行写作前的运思过程指导, 则以提高学生深度辩证说理的意识, 培养其理性思考能力, 达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目标为立足.本堂课以热点公共事件——十月黄金周高速公路大...
关键词:论述文写作 多维思考 公共说理 理性表达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以选修课程“公民表达”教学为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第1期102-104,共3页郑可菜 王恩波 
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在这个言论自由的年代所有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每个公民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也应该承担自由表达的责任。如何表达,才符合—个公民的身份?我校开设的选修课程“公民表达”针对学生的...
关键词:选修课程 公民 思辨性 言论自由 教学 阅读 心理特点 认知规律 
网谣遏制与公民表达权——国外依法治谣举措及其启示
《青年记者》2016年第28期72-74,共3页张晓昭 
一2015年9月,德国一家网站报道,有名31岁女子在Facebook上散布谣言,称“一难民对一少女实施强奸后将其一只耳朵割下”,面临法律诉讼。当地警方宣称,这一不实消息破坏了公共和平秩序。德国是全球第一个发布网络成文法的国家。按照德国司...
关键词:网络谣言 德国法律 散布谣言 法律诉讼 犯罪事实 社交媒体 社交网络 信息网络 公共意见 信息化领域 
公民表达:全面审视问题,理性表达观点——由“撑伞事件”说开去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6年第10期56-57,共2页郑可菜 王恩波 
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自媒体时代每个公民必须思考的问题。可尝试针对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选择典型网络公共事件,以网友的言论和评论为出发点,对如何做到全面审视和理性表达,增强公民表达所应该具有的责任意识作有益的思...
关键词:公民表达 客观 理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