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理论

作品数:42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俞为民吴新苗黄静枫谢柏梁祁志祥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戏曲研究》《大舞台》《古典文学知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古代戏曲理论的“虚实”观探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4期162-164,共3页李晓娟 
“虚实”论在古代戏曲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古代戏曲理论对“虚实”观进行探析,有利于挖掘古代戏曲理论的宝贵精华,促进戏曲事业更好发展。本文追溯了古代戏曲理论“虚实”观的思想起源,探讨了基于古代戏曲理论的“虚实”观,分析了...
关键词:古代戏曲理论 虚实观 
古代戏曲理论中的“虚实”观管窥被引量:2
《黑河学院学报》2021年第10期175-177,182,共4页王韬汇 
艺术创作中“虚实”分配的问题是创作者及理论家一直在探讨的,古代戏曲理论“虚实”观分为偏重“实”与偏重“虚”两大类,“虚”“实”两大类可再分为小类,分析各自的特点,“虚实相生”是艺术创作中最好状态。
关键词:“虚实”观 古代戏曲理论 虚实相生 
古代戏曲理论“本色论”及其审美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4期20-22,共3页王梦娜 
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戏曲作品,而且伴随着戏曲的创作与演出实践的发展,也积累了丰厚的戏曲理论。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与西方戏剧理论相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与传统诗文理论相比,...
关键词:古代文学理论 戏曲理论 本色论 中国戏曲艺术 戏曲作品 审美研究 传统诗文 演出实践 
寓意劝谏: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历史演变被引量:1
《河北学刊》2018年第6期111-118,共8页祁志祥 
戏曲理论是对戏曲创作进行理论性思考的结晶。中国古代戏曲经过北齐歌舞戏、唐代参军戏和傀儡戏及宋代杂剧,到元代出现了杂剧创作的繁荣,明代则出现了传奇创作的高潮。与此相伴,戏曲批评在隋唐至宋元之际应运而生,从萌芽走向奠基。...
关键词:古代戏曲理论 中国古代戏曲 历史演变 劝谏 寓意 戏曲创作 杂剧创作 传奇创作 
古代曲论的完美解读和精深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与俞为民先生的曲学研究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144-148,共5页王宁 
一文人的学术研究很难分高下,尤其是在当今的学术氛围里,其中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所谓"文科无第一",认为文科的很多问题嘛,这样说可以,那样说也可以,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二是学术评价"讳言人短"的时风,很多学术评论和评价多做和光之...
关键词:古代戏曲理论 曲学研究 俞为民 史通 中国 解读 曲论 学术评价 
体大思精宏纤毕贯的煌煌巨著——评俞为民、孙蓉蓉教授著《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
《艺术百家》2017年第5期262-264,268,共4页伏涤修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历史剧文史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5BZW109)阶段性成果;连云港市"521工程"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俞为民教授、孙蓉蓉教授继15册700万字的《历代曲话汇编》在黄山书社问世之后,煌煌180万言的《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上下册)2016年也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和《历代曲话汇编》一样,均是两位学者探骊曲海数...
关键词:古代戏曲理论 俞为民 史通 中国 教授 黄山书社 中华书局 汇编 
古代戏曲理论中戏曲史述的逻辑演进及学术特征被引量:3
《戏剧艺术》2017年第4期98-108,共11页黄静枫 
在"曲学"大行其道之时,戏曲史述被简化为曲史述;伴随戏曲作为叙事文学样式和综合艺术样式这两种观念的渐次清晰,"叙事理论体系"和"剧学体系"逐步形成,戏曲题材沿革和历代演剧更迭的梳理开始出现。同时,作为舞台艺术之戏曲的部分要素的...
关键词:古代戏曲理论体系 戏曲史述 曲源流史 演剧史 粗线勾勒 
着眼本体 取精用宏——评《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
《书品》2017年第2期36-41,共6页蒋宸 
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融合各类伎艺而成。它的发展、成熟,是在连续演进、变化中不断调整、适时运作的复杂、开放的动态过程。古代戏曲在剧本创作与演出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厚的戏曲理论,独具特色,...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古代戏曲理论 本体 史通 综合艺术 历史进程 剧本创作 艺术理论 
浅论古代戏曲理论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所表达的音乐理念
《北方音乐》2015年第20期67-67,共1页李诗坤 
"贵人声"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极为重要的理念之一。"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便是针对于此所提出的著名美学命题。这一美学命题一经提出便受到戏曲界的重视与推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理论内涵不断被丰富完善并指导了戏曲音乐创作...
关键词:戏曲界 戏曲音乐创作 戏曲艺术发展 
于细微处见精神——读《李调元戏曲理论研究》
《四川戏剧》2013年第1期36-37,共2页廖全京 
郑家治、尹文钱二位先生所著《李调元戏曲理论研究》一书,是近年来中国戏曲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收获。正如杜建华女士所说,“该书填补了西部古代戏曲理论研究的空白,为近年研究西部戏曲理论的力作。”(见该书序言)
关键词:古代戏曲理论 李调元 精神 西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