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发光特性

作品数:242被引量:53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李成仁雷明凯李玉国郭亨群吴雪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飞秒激光诱导ZnO:Al薄膜周期结构及其光致发光特性被引量:5
《光学学报》2011年第8期224-228,共5页周侃 冯东海 李霞 贾天卿 刘建胜 徐至展 
国家973计划(2010CB923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74044;10904038);上海市曙光学者项目(07SG2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9142200500;09JC1404700;09ZR1409300)资助课题
利用单束800nm飞秒激光在掺杂了Al的ZnO薄膜中制备了纳米周期条纹结构。研究了不同能流密度的飞秒激光在照射不同的时间后,表面纳米周期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利用He-Ge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研究了ZnO:Al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及其...
关键词:光学材料 纳米周期条纹 光致发光 飞秒激光 ZNO:AL薄膜 
SiO_x∶Er薄膜材料光致发光特性的研究
《半导体技术》2010年第9期877-880,938,共5页沈海波 郭亨群 徐骏 陈坤基 王启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2007CB613401);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开放课题(20080301)
采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技术,以Er2O3和Si为靶材,制备了SiOx∶Er薄膜材料,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下进行退火处理,室温下测量了样品的光致发光(PL)谱,观察到Er3+在1 530,1 542和1 555 nm处波长的发光,发现退火能明显增强Er3+的发光。研究了...
关键词:射频磁控反应溅射 SiOx∶Er薄膜 光致发光 
溅射气氛对RF反应磁控溅射制备ZnO薄膜微结构及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发光学报》2010年第4期503-508,共6页祐卫国 张勇 李璟 杨峰 CHENG C H 赵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88201,50872116);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2007CB616906);国家高科技项目“863”(2007AA03Z203);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SRFDP200806130023);西南交通大学科研基金(2008B15)资助项目
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法在不同溅射压强和氩氧比下制备了Zn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光致发光(PL)谱等研究了溅射压强和氩氧比对ZnO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测量结果显示,所制备的ZnO薄膜为六角纤锌矿结构,具有...
关键词:ZNO薄膜 射频反应磁控溅射 溅射压强 氩氧比 光致发光 
温度对CdS纳米颗粒形状和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7年第2期379-383,共5页薛洪涛 赵普琴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1CB3095)
采用反胶束法,在常温和低温下(接近零度)合成了硅土包裹的CdS纳米颗粒.高分辨电镜表明常温下合成的颗粒呈现直径小于5 nm的球形,而在低温下出现了短棒形和长达微米量级的线形.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分析表明:不仅合成CdS纳米颗粒溶液的浓度,...
关键词:CdS纳米颗粒 形状 温度 光致发光 
类单晶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3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张旭东 邢英杰 奚中和 薛增泉 张蔷 俞大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No .60071015;No.60 2 3 10 10);973项目:No .2 0 0 1CB610 5 0 3
用简单的无催化剂、高温热蒸发方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棒 ,得到了具有良好晶体结构和规则外形的ZnO纳米棒 ,长度为 (1- 5 ) μm ,直径约几十纳米。测量了ZnO纳米棒的光致发光特性。讨论了实验条件对纳米棒生长结果的影响 。
关键词:类单晶氧化锌纳米棒 制备工艺 晶体结构 光致发光特性 生长机理 半导体 
配合物Eu_xM_(1-x)(TTA)_3(H_2O)_2(M=La,Gd)光致发光特性被引量:26
《物理化学学报》2001年第9期797-801,共5页刘铭钊 杨展澜 张莉 翁诗甫 吴瑾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1998061311)
合成了一系列组成为Eu_xM_(1-x)(TTA)_3(H_2O)_2(M=La,Gd)的固体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结构和发光性质随Eu^(3+)浓度的变化规律.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成份为Eu_xM_(1-x)(TTA)_3(H_2O)_2和M(TTA)_3(H_2O)_2...
关键词:光致发光 配合物 红外光谱 荧光光谱 能量传递 稀土 TTA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