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本体

作品数:38被引量:1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陆俭明邢福义王铁利王海峰李森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语言科学》《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十年国内虚拟位移现象研究述评
《龙岩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28-33,共6页周文芳 金逸峰 邓佩颖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K2021ZD0078)。
国内语言学界对于虚拟位移现象的研究,从一开始的跨语言对比研究到近几年不断兴起的汉语本体研究和认知研究,有了较大发展。近十年国内虚拟位移现象的研究主题涉及汉语虚拟位移判定、概念要素特征和编码形式描写、汉语虚拟位移语体性质...
关键词:虚拟位移 跨语言对比 汉语本体研究 认知阐释 
非宾格假说与汉语本体研究
《南开语言学刊》2024年第1期79-87,共9页王鑫 梁丹丹 周万勤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语非宾格和非作格动词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21YYC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语动词论元结构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2022SK24)成果之一。
过去30余年,非宾格假说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引起了广泛讨论。讨论的议题主要包括:(1)存现句中及物和非作格动词有无非宾格性。(2)无主语显性非宾格结构论元的赋格机制。(3)不及物动词有无非宾格和非作格动词句法的二分。(4)非宾格动词的鉴...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存现句 显性非宾格结构 论元性质 鉴别手段 
回顾与反思:Langacker认知语法在中国30年
《外文研究》2023年第4期1-9,102,共10页郭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金课建设目标下高校外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建研究”(21YJC740047);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混合式教学背景下的高校外语‘金课’建设及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JSZW20002)。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范式的核心理论框架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轫,便引发语言学界的关注,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本文着力从理论和应用两个维度回顾认知语法在中国30年(1990—2020)的研究历程,归结其研究特...
关键词:认知语法 汉语本体研究 多元应用探索 
亟需解决好中文信息处理和汉语本体研究的接口问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2期136-137,共2页陆俭明 
人工智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跟自然语言无关,如电脑下围棋、飞机无人驾驶等;另一类跟语言有关,突出的如机器翻译,还有如“聊天机器人”。以汉语为处理对象的自然语言处理即“中文信息处理”,无疑应为后一类人工智能所需要。我们从事语...
关键词:中文信息处理 人工智能研究 自然语言处理 人工神经网络 聊天机器人 机器翻译 深度学习 无人驾驶 
面向“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孔子学院汉语本体教学研究
《现代语文》2021年第2期93-98,共6页王美雨 
近年来,“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主题、内容、赛制方面,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系统化、专业化、理论化、实践化、新颖化的特征。基于此,孔子学院应该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宗旨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汉语教学,以便达到借助“...
关键词:孔子学院 汉语本体教学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亟需解决好中文信息处理和汉语本体研究的接口问题被引量:8
《当代修辞学》2021年第1期1-9,共9页陆俭明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课题(项目编号:2020AAA0106701)的研究成果之一。
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明星",各个国家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一般以为语言学会在人工智能研究中派上用场,实际并非如此。人工智能对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不是不需要,而是用不上。文...
关键词:人工智能 中文信息处理 接口问题 特征研究与描写 语言信息结构 边缘结构 
首部国际汉语数词研究专著——《面向对外汉语的数词研究》评介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123-124,共2页李振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移民时期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8BYY067)阶段性研究成果。
《面向对外汉语的数词研究》一书是国际汉语教学研究领域第一部专注于数词研究的著作,立足汉语本体,着眼汉语应用,极为实用,值得关注。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数词研究 汉语本体 汉语应用 语言生态 
第三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征稿
《语言科学》2019年第6期631-631,共1页
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20年6月20—21日在南宁师范大学举行,现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论文。本次会议会议议题包括:1)面向第二语言教...
关键词: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第二语言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国际教育学院 汉语本体研究 习得研究 会议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本体易混词语语法功能辨析摭议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105-108,共4页杜嘉彬 
国家语委2018年项目"‘一带一路’国家中华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工程"(YB135-65)阶段性成果
在对外汉语教学和与外国学生交流中,我们的对话常常会因为一些在中国人看来不值一提的近义词语(多数情况下是虚词)的出现被迫中断。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收集整理出一些易混淆的虚词,并试着从语法功能的角度上加以区分辨析,以期在呈现我们...
关键词:对外汉语 易混虚词 语法 辨析 
国内习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20年
《昭通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36-39,共4页纪然 
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为习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开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习语进行研究。论文总结了1997年以来大约20年间国内学者对习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成果,认为认知视角的汉语本体研究将是未来认知语言学研究...
关键词:习语 认知语言学 汉语本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