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作品数:549被引量:1614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默王建勤吴勇毅赵金铭陆俭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塞擦音辨认的实证研究
《宜宾学院学报》2023年第7期54-62,共9页吴菲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即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规划项目资助(2021114012)。
通过感知实验测试马来西亚和缅甸本族语者,在感知发音部位和方式不同的6组普通话塞擦音语对的习得情况,结果发现:学习者的语言经历对他们辨认所有语对都有重要影响,其中送气塞擦音最难,特别是齿音-卷舌音对比,齿龈化是普通话塞擦音感知...
关键词:感知偏移 明晰度 标记性效果 辨认 
语块教学法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介词习得的影响——基于“对、跟、给、为”的实证研究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2期22-33,共12页马杜娟 王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通用型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语块编排研究”(20720161011)的资助。
本文以“对、跟、给、为”四个介词为例,通过对两个自然班共38位被试进行为期17周的教学实验,考察语块教学法对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介词习得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中级阶段介词知识掌握水平较低的汉语学习者而言,语块教学法有助于对近义介...
关键词:语块教学法 介词习得 介词语块 产出水平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塞擦音感知和发声互动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2022年第2期22-37,133,134,共18页吴菲 伍雨薇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21114012);上海外国语大学高峰学科语言学方向建设项目。
当前研究比对汉语控制组考察了不同汉语熟练度的英语本族语者对汉语塞擦音[ts]、[tsh]、[t■]、[t■h]、[t■]、[t■h]的感知和发音情况。结果发现,两个学习组在识别任务中逊于母语组,识别准确性因塞擦音是否送气和发音位置而异,齿音在...
关键词:送气 感知 发声 光谱重心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词内结构与字词知识对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词义猜测的影响被引量:4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期15-25,共11页朱文文 陈天序 
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7YJ080310)的资助。
本研究以三项纸笔测试作为测量工具,对74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进行考察,重点关注词内属性中的词内结构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词义猜测,以及这种影响是否随学习者字词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词内结构显著影响汉语二语的词...
关键词:词内结构 字词知识 词义猜测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韩语母语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韵律边界感知——基于联合竞争模型的习得研究被引量:2
《对外汉语研究》2021年第1期62-77,共16页陈默 刘凤鸣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5WYA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项目编号:1655D740003);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8PT01);北京语言大学一流学科团队支持计划(项目编号:JC201907);北京语言大学院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9YJ010202)资助
韵律边界感知能力跟二语理解和产出能力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研究基于联合竞争模型,通过考察不同声学线索组合模式对初、中和高级汉语水平韩语母语者汉语韵律边界感知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韩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汉语韵律边界的加工...
关键词:韵律边界感知 汉语二语习得 联合竞争模型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动态评估学习潜能分数定量分析研究
《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期32-41,共10页孙志君 许芃 王建勤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0年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青年资助项目“动态评估汉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YH20D);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动态评估预测效度研究”(2020JDCX04);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动态评估视角下的汉语学习者认知神经机制加工研究”(21YCX197)。
学习潜能是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动态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学习潜能分数提供了该能力的计算方式,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潜能。但前人提出的学习潜能分数公式均有瑕疵,不适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本研究从理论上重新定义了...
关键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口语教学 学习潜能分数 动态评估 社会文化理论 
基于模因论视角下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汉字文化》2020年第19期22-23,共2页吕文璐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经费支持的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对外汉语教材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编号:2019CSWY008)的相关成果。
模因论是从生物学角度解释文化传播原因的一种新理论,它不仅在文化学研究上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而且对语言研究与语言教学也有极其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语言作为模因复制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模因。本文在分析...
关键词:模因论 语言模因 汉语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是非问句语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被引量:3
《南开语言学刊》2020年第1期57-69,共13页陈默 刘广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1655D740003);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WYA008);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8PT01);北京语言大学一流学科团队支持计划(JC201907)资助。
汉语问句语调是汉语二语教学的难点.本研究基于多通道整合理论,考察基于计算机辅助的两种语调训练方式对初级汉语水平韩语和泰语母语者的汉语是非问句语调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1)视听整合训练法和听觉训练法都可以促进韩语和泰语母语...
关键词:是非问句语调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第二语言习得 多通道整合 
2020:国际中文教育转型之元年被引量:77
《海外华文教育》2020年第3期3-10,共8页李泉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3XNJ041)成果之一。
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改变了传统的线下教学为主的方式,国际汉语教师普遍尝试并熟悉了线上教学模式,相关的研究也大都高度认可网络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价值。本文建议将2020年确定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转型之元年,呼吁后疫情时代的学...
关键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国际中文教育 网络在线教学 学科建设转型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非母语口音评估研究被引量:3
《世界汉语教学》2020年第2期260-274,共15页陈默 冯沫悦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WYA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项目编号1655D740003);北京语言大学一流学科团队支持计划(JC201907);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8PT01);北京语言大学院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9YJ010202)资助。
非母语口音在第二语言学习者中普遍存在,对言语交流是否能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两个实验着重考察影响汉语非母语口音评估的两个因素:评估者语言学经验和发音人第一语言。研究结果表明:(1)评估者的汉语语言学经验对口...
关键词:第二语言 非母语口音评估 评估者语言学经验 发音人第一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