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意识

作品数:7889被引量:9002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农莉芳陈赟吴素萍黄柏刚曹慕源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裸脸者”“异邦异族”“卡桑德拉”与“恶之花”——论徐小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74-81,共8页李燕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编年史(1907-1949)”(20BZW14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气象书写’及其生态关怀研究”(KYTZ2022118)。
当代作家徐小斌的《双鱼星座》《羽蛇》《别人》等作品,体现着细腻深刻的性别思考、高度自审的女性意识及紧扣时代的批判精神。在徐小斌看来,中国社会中数千年男权文化的浸淫使女性将来自于社会的、男性的要求内化为女性自身的主动选择...
关键词:徐小斌小说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 性别反思 
从感性意识到社会性认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新认识论出场与历史规定
《社科纵横》2023年第3期50-54,共5页李勇 王浩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史研究”(20BKS134);复旦大学望道经典研究项目“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认识论批判旨趣与价值归旨”(FD22WD006)。
马克思实践哲学在实现存在论革命的同时,内在蕴含着对人类认识的存在论思考。通过挖掘认识的存在论基础,马克思实践哲学揭示出人的认识是对生活世界的自觉领悟,是一种感性意识。一方面,感性意识的主客体是一种对象性存在,从而超越传统...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哲学 感性意识 对象性关系 社会性认识 
《好逑传》中女性意识之解读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25-32,共8页孙惠欣 王彤彤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太平广记》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9BZW041)。
《好逑传》大致成书于明末清初,为名教中人所作,这部曾深受歌德、席勒等大文豪青睐的作品,以水冰心与铁中玉的婚恋故事为主线,塑造了水冰心、桃枝、韩湘弦、水香姑等几个性格鲜活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以“他者”身份生存于男权世界的夹...
关键词:《好逑传》 女性性别意识 主体意识 婚恋自由意识 男权社会 
论图像学的历史哲学奠基被引量:4
《艺术学研究》2023年第2期73-82,共10页冯庆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审美启蒙论研究”(项目批准号:21CZW009)阶段性成果。
为了穿透复杂图像视觉性的意义网络,图像研究者必须在新的哲学理论方面实现智性的武装。图像学可以借助布克哈特式的“文化史”视角,对“现实”进行提升,以求抵达历史的整全意义。这样的图像学旨在呈现沃格林所描述的人类“理智性意识...
关键词:图像学 历史哲学 文化史 理智性意识 回忆 
才名焦虑下的女性意识和权力诉求——以清代虞山地区闺秀为例
《语文学刊》2023年第2期76-82,共7页张墨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清代女性文学书写方式建立研究”(15CZW038);202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清代江南公共生活与女性写作关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明清女性文学的持续发展,是否追求以及应当通过何种方式追求声名逐渐成为困扰才女的重要问题。受封建女性观影响,部分文人认为追求声名会有损女性的形象和德行,于是对女性求名横加指责。无论是舆论的压力还是传统的规训,都使得女性...
关键词:清代诗词 女性文学 才名焦虑 虞山 
从“同质性”到“异质性”——重思马克思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解答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23年第2期76-82,191,192,共9页陈永杰 李雨桐 
国家社科基金“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9FZXB086)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看待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态度经历了几次变化,最终在感性活动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二者关系的异质性判断。其中的关节点是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马克思实现了由同质性向异质性判断的转向。在近代思辨哲学中,当活生生的历史实践被归结为精...
关键词:思维与存在 感性直观 感性活动 感性意识 
非洲文学与电影的双重瑰宝——乌斯曼·桑贝内其人其作
《外国语文研究》2022年第6期49-57,共9页汪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19ZDA29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非洲文学的译介研究”(18YJC74009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非洲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18NDJC039Z)。
作为塞内加尔的“国民作家”与“非洲电影之父”,乌斯曼·桑贝内将电影视作克服文字障碍的民众教育工具,由文及影,在文学和电影两大领域均成就斐然。他的小说和电影多以个人经验与现实事件为锚点,为人民创作,使人民恢复应有的尊严。为...
关键词:乌斯曼·桑贝内 非洲文学 人民作家 女性意识觉醒 
社会代际视域中的网络女性文学精神图谱及话语表达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30-140,共11页马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研究”(18ZDA283);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项目“网络世代精神图谱与大众心态:女性网络写作研究”(2020CX112)。
能够使用互联网、电子媒介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80后”女性在网络空间中建构代际意识、文化身份认同和自身话语空间的契机。以用户性别区分的文学频道分野,以及“有爱”又“有钱”的作者-读者双向交流和支持模式,也在客观上促成...
关键词:网络女性文学 女性话语空间 代际意识 主体性意识 类型小说 精神图谱 
“乡土理知”与“现代性意识”关系析论——以台湾地区后乡土文学为例
《华文文学》2022年第5期22-28,共7页吴鵾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台湾后乡土文学论”,项目编号:18FZW059。
由于“乡土”的持续“在场”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存在提供了基本的“秩序观念”与理想的“人格仪范”,继而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次对中华民族的“传承有序”做出了较为彻底的阐释。因此乡土文学中的“乡土理知”主要指向以“乡土”为载...
关键词:乡土理知 现代性意识 现实批判 精神原乡 台湾地区后乡土文学 
共同富裕的主观向度探析被引量:3
《广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87-95,共9页杨文圣 侯应寿 
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视域下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研究”(21AKS004)。
人民群众作为推进共同富裕实践的历史主体,以本质性力量自觉构建了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基本内容的主观性指标。与客观性指标可能造成的信度差异不同,主观性指标事实回应了以共同富裕实践再建一切社会关系的正当性,昭示了人民在...
关键词:共同富裕 主观感受 正向性 自觉性意识 相互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