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诘

作品数:122被引量:11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建军陈红波于天昱陈伟王晓琼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测度、反诘与让步——中古汉语“岂”的否定功能
《嘉应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8-74,共7页周瑞哲 汪国胜 
中古汉语里“岂”是一个常用的语气副词,其否定辖域分为跨短语和跨句两类。“岂”一般用于谓词之前,在疑问句和陈述句中引领句末的语气词通过是非疑问句、反问句和让步复句三种句式来表达对命题行为、认识、言语三域的否定;它的否定主...
关键词: 否定标记 否定辖域和指向 主观评价 
真理与真诚——论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学
《思想与文化》2024年第1期347-363,共17页王钧哲 陈治国(指导) 
苏格拉底对什么样的人生值得过的问题的回答是否定性的——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而反省的人生恰恰是一种追求智慧或者真理的人生。反诘法正是苏格拉底通往一种反省人生的哲学方法。在真理这个根本目标的指引下,该方法拥有着为己和为...
关键词:苏格拉底 反诘法 难题 哲学教育 
完整与缺乏,反诘与拷问——我的作品《自由的博弈》
《雕塑》2024年第S01期29-29,共1页王洪博 
很荣幸能够入选2024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非常感谢《雕塑》杂志社,为我们青年学子搭建这样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本次参展作品很荣幸能够获得“金奖”(陆光正工艺奖),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认可,他们的认可是对我们青年学子最大的...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青年学子 参展作品 学术交流 鼓励 作品展 
反诘类选择问“是X还是Y”的否定类型与否定模式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陈巧静 
2022年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语言安全视域下网络空间中的语言腐败现象及纠偏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2Q165);黄冈师范学院博士基金项目“语言主观性视角下的现代汉语选择问研究”(项目编号:2042023008)。
反诘类选择问“是X还是Y”的否定类型和否定模式颇为丰富。从“行、知、言”三域来看,反诘类“是X还是Y”的否定以知域否定为主,同时涉及行域和言域否定。反诘类“X还是Y”是通过反问引发前提达到否定引发目的的间接否定句式,根据否定...
关键词:“是X还是Y” 否定类型 否定模式 功能价值 
汉语方言的反诘副词“未必”被引量:1
《方言》2023年第4期435-444,共10页周敏莉 李小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位移、空间范畴的语义演变及语义图构建研究”(20BYY154);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母语教育与研究基地”(2022WZJD007);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类型学视域下方言程度补语的来源与语义演变研究”(2019WTSCX086)的资助。
反诘副词“未必”主要分布在西南官话、湘语、江淮官话的部分方言中。当语气副词“未必”的弱否定义不能满足说话人主观上的强否定意图时,会引发其所在陈述句向反问句转变,“未必”被重新分析为反诘副词。该形成过程体现了从“否定”到...
关键词:西南官话 湘语 江淮官话 反诘 否定 测度 未必 语义演变 
话语互动中“所以呢”的反诘功能研究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3年第21期133-137,共5页郑如意 
“所以呢”在自然会话中浮现出反诘功能。文章采用互动语言学视角及会话分析方法,对“所以呢”反诘功能的话语表现以及“所以呢”的位置分布情况进行考察,发现这种反诘功能在话语中具体表现为标示负面立场、抢夺式话轮转接以及话题终结...
关键词:互动功能 “所以呢” 位置敏感语法 
从语境条件看“难道”的情态表达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95-104,共10页曾传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BYY152)。
疑问情态词“难道”可表示反诘和揣测情态意义,而且表示这两种情态意义使用同一疑问形式,这给“难道”的学习和理解带来困难。通过对“难道”表示反诘或揣测情态的使用环境的详细考察和分析,归纳出表达这两类情态的语境条件,旨在为这类...
关键词:“难道” 反诘 揣测 语境条件 
幼儿早期反诘话语行为能力发展研究
《语言与翻译》2023年第3期73-80,共8页蔡红 李葆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边疆中华文史研究中心开放课题(BJWSZ202205)”的阶段性成果。
反诘句在日常口语表达中使用频率很高,用以传达某种感情或表明某种态度,具有较为强烈的表达效果和独特的功用。文章以2~3岁段幼儿语料中的反诘句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幼儿话语交际中反诘话语行为的结构类型、发展轨迹及语用功能。
关键词:2~3岁段 反诘话语行为 语用功能 
“自我诘问和自我清理”:作为方法的人文精神——对19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的一种反思
《当代文坛》2023年第4期75-83,共9页晏红 
19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作为一个标志性文学事件,表明中国知识分子的主体性以一种迥异于1980年代的方式由此得以凸显,而这种主体性变更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此后的分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值得再次反思。在作为方法的人文精神视野中,...
关键词:人文精神大讨论 自诘与反诘 失语与嗜语 自救与自我认同 
唐德刚的巧妙反诘
《演讲与口才》2023年第14期51-51,共1页段奇清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年轻时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学校有一项规定:每年都要对学生进行口试。由于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主考的教授们所提出的问题,无论学生怎么回答,他们都会“刁难”一番。这次,给唐德刚的问题是:“林...
关键词:唐德刚 应变能力 美籍华人 解放者 历史学家 学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