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治国

作品数:59被引量:10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亚里士多德友爱形而上学诠释学现象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分析》《孔子研究》《学海》《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真理与真诚——论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学
《思想与文化》2024年第1期347-363,共17页王钧哲 陈治国(指导) 
苏格拉底对什么样的人生值得过的问题的回答是否定性的——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而反省的人生恰恰是一种追求智慧或者真理的人生。反诘法正是苏格拉底通往一种反省人生的哲学方法。在真理这个根本目标的指引下,该方法拥有着为己和为...
关键词:苏格拉底 反诘法 难题 哲学教育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辩证法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24年第2期36-44,共9页孙亚杰 陈治国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项目(11120072310060);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古希腊哲学”(0010200)。
辩证法素来被看作亚里士多德哲学探究的主导性方法,并且,伦理学是这种方法最为明确而成功的运用领域。不过,在新近研究中,部分学者对这种传统解释,尤其是辩证法构成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探究的主导性方法这一重要观点提出了一些质疑和挑...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辩证法 立论 驳论 拯救现象法 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4期37-39,共3页陈治国 孙亚杰 
按照《工具论》“单一种”的科学知识观念,一门科学仅仅涉及一个种或同一类对象,并且要采取证明形式,即从确切、直接、必然、原初的前提出发,经过三段论式演绎推理,获得确定结论。科学的证明过程据之展开的推论前提,通常是各门科学的第...
关键词:循环论证 知识探究 第一原理 知识观念 演绎推理 三段论式 亚里士多德 辩证法 
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3年第10期15-27,共13页陈治国 孙亚杰 
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古希腊哲学”(项目批准号:00102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11120072310060)的资助成果。
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伴随着基本的科学观念的调整和拓展,以及对于跨种性的第一原理和最高原因之知识地位的重新认识,关于一般存在及其属性和相关公理的探究由《工具论》中具体科学之外的辅助性学科上升为《形而上学》中的普遍科学。作...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辩证法 普遍科学 形而上学 第一原理 
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被引量: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2-23,96,共13页陈治国 孙亚杰 
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古希腊哲学”(项目批准号:00102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11120072310060)的资助成果。
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伴随着基本的科学观念的调整和拓展,以及对于跨种性的第一原理和最高原因之知识地位的重新认识,关于一般存在及其属性和相关公理的探究由《工具论》中具体科学之外的辅助性学科上升为《形而上学》中的普遍科学。作...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辩证法 普遍科学 形而上学 第一原理 
爱欲、辩证法与书写——通向《斐德罗篇》的三种现象学解释
《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34-46,共13页陈治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象学视域下的友爱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9AZX012)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中晚期柏拉图对话中最复杂的作品之一,《斐德罗篇》不仅向来是古典学界的研究重点与难点,而且也极大地触动了20世纪现象学家的强烈兴趣,其中,尤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德里达等为著。这三位现象学家分别着重围绕爱欲、辩证法以及书...
关键词:《斐德罗篇》 现象学 爱欲 辩证法 书写 
现象学视域下的友爱、真理与语言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22年第7期97-107,共11页陈治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象学视域下的友爱哲学研究”(编号19AZX012)的阶段性成果;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人才工程资助。
真理问题素来是西方哲学领域不容回避且又不易解决的难题。用现象学的眼光来看,真理不是传统形而上学尤其是近现代意识主体主义形而上学框架中的表象论真理,即先验、孤独、抽象的意识主体对持存、超越的存在之精确再现或理性规定。相反...
关键词:现象学 真理 存在 友爱 语言 
早期儒学友爱观念的创造性生成及其当代转化被引量:1
《周易研究》2022年第3期84-100,共17页陈治国 
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人才工程项目。
友爱观念是早期儒家哲学的有机构成部分。这一重要观念的创造性生成,始于孔子儒学对西周时期一种基本的宗法性政治伦理即“友”或“朋友”伦理的创造性革新和转化。接续这一努力,孟、荀儒学尽管在各自思想起点、论证逻辑和理论重心等方...
关键词:早期儒学 友爱 情感 道德 政治 
友爱与政治:从亚里士多德到现象学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2年第3期3-11,共9页陈治国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象学视域下的友爱哲学研究”(项目号:19AZX012)的阶段性成果;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人才工程经费资助。
相较于近现代西方意识主体性形而上学对于友爱的普遍忽略、贬低乃至抵制,亚里士多德代表的古希腊实践哲学则将其摆置于突出地位:政治的友爱或公民友爱,同正义一起维持着城邦共同体的兴盛与发展。作为20世纪现象学思潮中的代表性哲学家,...
关键词:友爱 政治 共同体 亚里士多德 现象学 
友爱与政治:从亚里士多德到现象学
《江海学刊》2021年第5期67-75,254,共10页陈治国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象学视域下的友爱哲学研究”(项目号:19AZX012)的阶段性成果;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人才工程经费资助
相较于近现代西方意识主体性形而上学对于友爱的普遍忽略、贬低乃至抵制,亚里士多德代表的古希腊实践哲学则将其摆置于突出地位:政治的友爱或公民友爱,同正义一起维持着城邦共同体的兴盛与发展。作为20世纪现象学思潮中的代表性哲学家,...
关键词:友爱 政治 共同体 亚里士多德 现象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