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范畴化

作品数:174被引量:53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刘正光王育洁刘润清刘芬甘莉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语义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汉回文修辞的认知拓扑性质
《宜春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97-101,共5页黄跃进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年度职业院校外语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高职英语学习者个人情绪分析”(项目编号:WYJZW-2020-1115);2021年漳州市社科联研究项目“基于模因理论下漳州文脉的保护与传承对地方旅游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项目编号:54)。
从认知语义范畴看,英汉回文修辞实质上具有拓扑性质的变形。即回文的语义范畴成员基本保持固定,具有语义范畴不变性,而由于范畴成员位置的首尾对称调换使得语义概念重新范畴化,原有范畴丧失了典型地位,形成非范畴化语义的可变性。这种...
关键词:回文修辞 语义范畴 拓扑性质 非范畴化 
数副兼类词“多一半”的句法语义与历时演变被引量:1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29-133,148,共6页李思旭 庞金珍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音节固化词语的词汇化、语法化和构式化研究”(17BYY162)。
“多一半”是个数副兼类词:数词“多一半”表示超出总量的二分之一和强调义;副词“多一半”表示对事件进行揣测的大概、通常义。“多一半”元代词汇化为数词,清代又进一步语法化为副词。语义演化的历程是从数量到程度,再到揣测。词汇化...
关键词:多一半 词汇化 语法化 语义演变 非范畴化 
再论“同志”的“同性恋(者)”义项被引量:2
《汉字文化》2019年第5期35-38,共4页程润峰 
近年来一些有关"同志"的语言研究表明"同性恋(者)"义项的产生并非源于"语义降格"。文章从历时角度对"同志"语义和语用的演变予以梳理,从共时角度对该义项和用法的形成机制予以分析,在辨析已有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同志"产生"同性恋(者)"...
关键词:同志 同性恋 语用化 非范畴化 语义重新分析 
英语构式“so+N”的认知机制分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79-83,共5页李伟 
教育部英语国家级特色专业(TS12154);安庆师范大学横向项目(043-130007)
英语新型"so+N"构式是语言使用的一种创新。依托非范畴化理论,通过对程度副词"so"修饰名词构式研究,表明非范畴化作为一种创新认知方式,能够协调名词与该构式在句法上的冲突,名词呈现功能多义性。邻近性转喻观建构起"特征/实体"转喻模型...
关键词:“so+N”构式 非范畴化 概念转喻 百科语义观 句法-语义界面 
英语名词非规约性句法语义的认知研究——基于非范畴化理论的阐释被引量:1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06-109,共4页李伟 
教育部英语国家级特色专业(TS12154);安庆师范大学横向项目:英语阅读课中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043-130007)
以语言非范畴化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英语名词非规约性使用的句法语义表现,主要体现在英语名词可数性的转化、形容词化和副词化。英语名词在非范畴化后,其在语义、句法等范畴属性上发生改变,呈现新的语法功能。作为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转...
关键词:英语名词 非规约性句法语义 非范畴化 语用动机 
旧词在典雅语体中的变化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92-96,共5页陈练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14ZDB09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40033);第5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41133)
被新词取代了的旧词在典雅语体中继续沿用,主要变化有:句法功能非范畴化,单用时的自由度受限,仅出现在特定格式中;篇章功能具体化,侧重于描述;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形象色彩等附属义在语境中凸显出来,藉以表达叙述者的情感或感受。言语...
关键词:旧词 典雅语体 非范畴化 附属义 句法 语义 
辐射性和链性多义的异同及其范畴化意义被引量:1
《文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98-101,109,共5页赵勇 
辐射性和链性多义都是基于家族相似性和原型范畴理论,但是它们的语义变化方式不同,辐射性多义有共时也有历时变化,而链性多义多经历了历时变化,词的原始义与在尾的引申义发生了"连锁联结"现象,词的非认知理据丧失或变得模糊。语义和句...
关键词:辐射性多义 链性多义 共时 历时 语义范畴 句法范畴 非范畴化 
名动转用、相关语义成分与非范畴化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156-158,共3页杨希英 
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机制等还存在认为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是名动互含,认为名动转用的机制是渐变等问题。实际上,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是相关语义成分,即词的特殊的、非本质的语义成分;名动转用的机制是突变,不存在一个既可以解释为名词...
关键词:名动转用 相关语义成分 突变 渐变 
非范畴化理论研究综述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8期57-60,共4页徐静 
汉语是一种"非正常"现象丰富的语言,非范畴化理论在解析此类现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近10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非范畴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范围涉及理论和应用等多个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统计和梳理有助于更直观地了解非范畴化研究...
关键词:非范畴化 理论研究 转喻 语义 
英汉非原型被动句的句法语义特征探析被引量:6
《外国语》2011年第6期26-31,共6页刘芬 白解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YY007);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9YBB359);湖南省"中外文化传播基地"开放基金项目(08jdzb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语言学界对英汉原型和非原型被动句分别有过比较充分的描述,但是,对被动句的演变过程及非原型被动句的句法语义特征的研究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将英汉非原型和原型被动句纳入一个统一的认知框架中,从非范畴化的视角,揭示英汉非原型...
关键词:英汉非原型被动句 非范畴化 非范畴化的成分和类型 句法语义特征 认知理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