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老

作品数:187被引量:13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学智蔡家和胡长海李承贵汪红亮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韩愈辟佛思想在宋明的接受与影响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0期73-74,共2页李荣荣 
唐代以来三教并习的社会风气盛行,统治者又屡兴崇佛之风,使儒道呈现“衰微”之势。韩愈先后写出多篇诗文表达重拾儒家道统、排斥佛老思想的倡议。韩愈辟佛思想并不是独创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然而与前代排佛主张相较,韩愈辟佛思想有其独特...
关键词:佛老思想 儒家道统 辟佛 韩愈 独特之处 接受与影响 
实事与虚事:宋明理学“事”思想对佛老的超越及其衍化
《东岳论丛》2024年第9期176-183,共8页黄河 
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课题“‘第一等事’--王阳明‘事’思想研究”(项目编号:GDYB2022011);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2023年度基地建设项目“朱熹与王阳明的‘理事’关系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3RWJD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对宋明理学“事”思想的探讨,无法回避抗佛辟道的历史际遇。以哲学视域看,宋明儒据“实”以抗“虚”,亦即严厉拒斥与吃斋念佛、修行炼丹相关的“虚事”,器重与人伦物理、日用常行相关的“实事”,然后以“诚”证“实”、以“诚”为“事...
关键词: 实事 虚事 宋明理学 超越 
阳明心学与中晚明八股文生态
《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3期148-155,共8页陈晨 
作为中晚明最重要的学术文化思潮之一,被视为“叛道不经”之“新学”的阳明心学给当时的八股文坛带来巨大冲击。阳明心学的广泛传播促成了中晚明八股文坛“自得”之风的盛行,许多科举士子摆脱了程朱传注的禁锢,进而直接引发“性灵”思...
关键词:阳明心学 八股文生态 自得之风 性灵思潮 佛老因子 
中唐士人对三教融合的支持与排斥
《理论观察》2024年第3期96-102,共7页宋宇轩 
处于三教论衡的潮流中,中唐士人对儒释道三教有两种不同的立场。其一主张三教融合,积极吸收各家义理,对佛老二教并不排斥,这种立场以梁肃、柳宗元、白居易为代表。不过,三人在具体的融合观上又存在差异,体现出中唐士人思想的复杂性。其...
关键词:三教融合 佛老 儒学复兴 中唐时期 
陆九渊辟佛老析论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1期74-83,共10页何俊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本心与实学:陆象山心学研究”(项目编号:23FZXB027)阶段性成果。
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如何判识和安置佛老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多样形态。陆九渊指出佛老已衰不足以辟,他对异端的攻斥转向了对儒学自身的阐明,并将禅学视为一种“艺”以作从权借用。不同于朱子以虚实之辨分判儒释,陆九渊认为它们的区别只...
关键词:陆九渊 佛老 朱子 异端 
论明代朱子学的儒佛之辨
《朱子学研究》2023年第2期15-28,共14页米文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朱子学通史”(项目编号:21&ZD051)。
晚明泰州学者王栋(一庵,1503—1581)说:“佛老之学,出于孔孟之后,故无有能排之者,独程子云‘言为无不周遍,实则外于伦理’,此是在心性当然上责之,可谓约而尽者。”^(①)王栋的这句话指出了北宋理学三教之辨的特点,即从心性上来辨析三教...
关键词:朱子学 王栋 佛老 二程 礼乐文化 伦理 程子 心性 
程朱理学中的佛老因素及其性质——戴震的辨析及其学术经验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8期1-11,281,共12页李承贵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孔学堂国学单列课题重大项目(18GZGX04)。
南宋以降,程朱理学与佛老的关系便成了中国学术界讨论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分辨、评论程朱理学与佛老关系的学术史上,戴震无疑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代表之一。戴震基于气化论,认定程朱理学的概念、命题以及义理脉络,皆取之佛老,诸如“理”、理...
关键词:程朱理学 佛老因素 戴震 学术经验 
“程、朱之外”的望溪学问--方苞的实学、心学与佛老思想发微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70-80,共11页王思豪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249)。
方苞以“程、朱之后”自任,在坚守程朱义理的同时,也游于“程、朱之外”,对颜李“实学”、陆王“心学”以及佛老思想发表议论。他敦崇颜李,主张“济于实用”之学;共友阳明,秉持“毋标讲学宗指”的评价原则;承认佛道“彼家有人”,济佛老...
关键词:颜李学派 阳明心学 方苞 理学 桐城派 
从考古图像看宋人的社会思想观念——以宋墓壁画为中心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18期154-157,共4页宋梦茹 
宋代壁画墓中有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墓葬装饰,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宋人的思想观念提供了图像资料。文章以宋墓壁画为中心,将壁画内容所反映出的娱情享乐主义以及孝义传承、佛老崇拜等多元精神信仰的社会思想观念予以阐述和...
关键词:宋墓壁画 娱情享乐主义 孝义传承 佛老崇拜 
论唐文治性理学思想及其对佛老的判释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年第1期353-365,共13页朱光磊 
江苏省社科基金文脉专项“唐文治传”(19WMB030);苏州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专项“唐文治会通理学心学的文化贡献研究”(21JNWH026)的阶段性成果
唐文治性理学体系深受朱子学的影响,在本体论上主张理气不离,并认为性是理、心是气,性理自身必然能在气心中发动德性精神,在工夫论上建立了求放心工夫、内外交修工夫、心与理一工夫三个等级。在理论层面,佛老之学缺乏儒家之性理,动摇了...
关键词:唐文治 性理学 佛老 判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