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

作品数:821被引量:32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春芳王学钧苗怀明王子淳陈今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高校教育管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天下之安危,匹夫与有责焉──刘鹗和《老残游记》的爱国忧民思想
《高校教育管理》1996年第1期41-43,共3页郭琳 
关键词:《老残游记》 爱国忧民 刘鹗 谴责小说 真挚的爱 言论自由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太谷学派 鸟雀 曹州 
刘鹗与外国文学
《高校教育管理》1995年第1期51-55,64,共6页袁荻涌 
关键词:《老残游记》 外国文学 梁启超 政治小说 小说家 刘鹗 中国古典小说 限制叙事 太谷学派 西方侦探小说 
语文教学中的填表作图法
《高校教育管理》1994年第4期131-,133,共2页开明 
关键词:语文教学 侧面描写 《林黛玉进贾府》 《明湖居听书》 《雨中登泰山》 《老残游记》 综合能力 投影片制作 学习兴趣 自学方法 
《老残游记》原评考索
《高校教育管理》1988年第2期21-23,共3页张亚权 
齐鲁书社一九八五年八月第二次印刷本《老残游记》凡例二曰:“旧本《老残游记》多附有作者自己写的第一回至第十七回的原评,对读者了解本书内容颇有助益.现依据一九六二年魏绍昌编《老残游记资料》所收卷一至卷十七评语,分别补入各回....
关键词:《老残游记》 作品研究 《绣像小说》 研究者 齐鲁 刘鹗 收卷 施耐庵 新闻 天津 
略论《老残游记》的语言运用被引量:2
《高校教育管理》1988年第2期51-56,共6页魏立湘 
《老残游记》的语言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经称赞该书“叙景状物,时有可观”.该书在语言艺术上之所以能取得较高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词汇极其丰富、使用极其灵活则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拟就该书...
关键词:《老残游记》 语言运用 语言艺术 《中国小说史略》 词语运用 鲁迅 词汇 结构助词 现代汉语 主要原因 
刘鹗与镇江
《高校教育管理》1988年第1期24-28,共5页王骧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一生并未长期居住镇江,而自称是丹徒人,丹徒即镇江.诸家所写刘鹗传记以及《丹徒县志》也都谓其籍贯为丹徒,但所记刘的一生行事似乎全与其故乡镇江无涉,这未免是个美中不足.现就一些已公开刊行的新旧资料中爬梳钩...
关键词:镇江 丹徒 《老残游记》 刘鹗 县志 史志 淮安 铁路 河南 日记 
牛鬼蛇神无所不有——谈《老残游记》的中心思想
《高校教育管理》1988年第1期28-32,共5页丁福林 
刘鹗(1857—1909),字铁云,江苏丹徒人,他多才多艺,是集文学创作、音乐、数学、医药、考古、古文字学、水利等多方面才能于一身的传奇式人物.他的小说《老残游记》曾被胡适誉为“做官教科书”,“做学问做人的教科书”.(见《〈老残游记〉...
关键词:《老残游记》 文学创作 《中国小说史略》 古文字学 教科书 思想 鲁迅 胡适 酷吏 近代文学 
衬垫·描写·巧评——《明湖居听书》的艺术手法
《高校教育管理》1982年第4期75-76,共2页张汉清 方弢 
鲁迅先生在他的专著《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赞刘鹗的《老残游记》“叙景状物,时有可观”.的确,这部小说在艺术性上很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譬如选入中学语文今年秋季教材的《明湖居听书》一节,写王小玉亦即白妞唱大鼓,读了之后真有如见其人...
关键词:白妞 《明湖居听书》 艺术手法 说书 王小玉 《老残游记》 艺术效果 唱腔 通视 登泰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