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风·氓》

作品数:98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明明赵卫华高谦王纯莲许志跃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复关”故训发覆
《学语文》2025年第1期68-71,共4页胡平 
湖北省教育厅社科青年项目“对话与对言:连词‘而’的语法化与本义构拟”(编号:23Q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诗经·卫风·氓》中“复关”一词,出现在“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句。从毛传、郑笺、孔疏、朱熹集传,一直到竹添光鸿、程俊英传注,向无重要分歧。最近几十年来,异见迭现,...
关键词:《诗经·卫风·氓》 复关 训诂 同词化理论 
《诗经·卫风·氓》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女性角色与女性自我成长
《花溪》2024年第14期0130-0131,共2页时尚 
中的女性角色与女性自我成长《诗经·卫风·氓》和《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生动地展现了两位女性在传统婚姻中的挣扎与觉醒。卫女和刘兰芝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书写,更是对整个社会背景下女性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映。
成长在语文课堂——程翔《诗经·卫风·氓》教学观课三得
《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37期28-30,共3页李茂琼 郑逸农 
程翔老师的展示课,具有学生意识、教师意识和学科意识。有学生意识,就能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获得;有教师意识,就能不做“讲师”,做回“教师”;有学科意识,就能贴着文本走,走在语文中。
关键词:展示课 学生意识 教师意识 学科意识 
是弃妇还是弃夫——兼说《诗经·卫风·氓》不是弃妇诗
《读写月报》2024年第28期21-24,共4页仲彩燕 
《诗经·卫风·氓》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人们对其主旨的理解却是多样的,其中尤以“弃妇说”最为盛行。现代学者多用此说。如: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这是“有代表性的一篇弃妇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说...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诗经·卫风·氓》 弃妇诗 游国恩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弃夫 朱东润 现代学者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诗经·卫风·氓》教学为例
《中学语文》2024年第26期17-19,共3页钟莎 张黎明 
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以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体验为目标的教学方式,符合现代社会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以《诗经·卫风·氓》的教学为例,阐释探究式教...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诗经·卫风·氓》中的女性形象的多维透视与当代启示
《杂文月刊(下半月)》2024年第5期0064-0066,共3页李洪如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 歌的源头,以其丰富的内容 和深刻的内涵反映了古代社 会的方方面面。《卫风·氓》中 那位以自述形式呈现自己爱 情与婚姻历程的女子,为我 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古代女性 在爱情、婚姻及自我成长中 复杂境遇的窗户。...
知乎碎语
《时代青年(悦读)》2023年第7期56-57,共2页范范 
以诗歌命名的第一河为什么是淇河“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句诗源自《诗经·卫风·氓》。诗中“淇水”,便是河南鹤壁的淇河。2014年9月,中国诗歌学会正式命名淇河为“中国诗河”,这也是我国首条以诗歌命名的河流。为什么会命名为“中...
关键词:《诗经·卫风·氓》 帷裳 河南鹤壁 淇水 汤汤 淇河 命名  
《诗经·卫风·氓》的多元解读
《语文教学通讯》2023年第4期76-78,共3页王晶 
《氓》是《诗经》中叙事最完整的篇目,从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方面对作品展开多元化解读,不仅能够为作品的细致品读提供支持,而且还能为教学提供参考,让教师在古代诗歌教学方面受到启发。
关键词:《氓》 人物形象 艺术手法 
高中语文教材注释献疑——以《诗经·卫风·氓》为例
《语文教学之友》2022年第12期46-48,共3页李园园 
《氓》是《诗经》中《卫风》的一篇,全文不足三百字,却清晰地叙述了女子与男子相识、相恋,最后被男子抛弃的全过程。作诗者欲告诫女子要及早了解男子的人品,不要轻易沉溺于爱情。《氓》是一篇经典文本,几乎每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都选...
关键词:部编版语文教材 《氓》 注释 
《氓》的文本解读及教学探究
《文学教育》2022年第19期123-125,共3页刘溪 李黛岚 
《诗经·卫风·氓》作为《诗经》中最为完整的叙事名篇,是《诗经》选篇中选入教材的重点篇目。该篇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一课。许多教师对此篇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本文梳理了诸多学者对《氓》的文本解读,选择了25则教学课例,从教学内容...
关键词:《诗经·卫风·氓》 文本解读 教学课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