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作品数:90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常国武贾文昭程章灿管亚平刘新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市新华中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文今用,意在其中——《永遇乐》之用典技法短评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2021年第3期28-28,共1页汤采欣 黄福清(指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句如金石,感情丰富,其中用典颇多,感叹古今,令人称道。每一句都有一句的历史,有一词都有一词的情感。我认为此词用典,借他人经历寻找共鸣,发出慨叹,其用法之高妙,实令人为之折服。回望历史,心羡英雄。来到北...
关键词:北固亭 孙仲谋 令人 用典 赤壁之战 短评 以弱胜强 辛弃疾 
辛弃疾为什么没有修改《永遇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2021年第2期20-23,共4页杨建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
关键词:雨打风吹 永遇乐 北固亭 想当年 扬州路 孙仲谋 辛弃疾 佛狸祠 
姜夔《永遇乐》
《艺术品》2020年第12期3-3,共1页陆明君 
辛弃疾送茂嘉弟二词作年考辨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23-26,共4页孙依农 
辛弃疾送茂嘉弟二词的编年问题,诸多学者都曾有所考证,不一而足。这些考证忽视了词作本身在考辨作年方面的特殊功用。通过对词作内容的侧重考察,与创作相关的家谱、南北国情等隐藏线索得以浮出水面,从而为进一步推断与考证两首词的作年...
关键词:辛弃疾 辛茂嘉 《永遇乐》 《贺新郎》 作年考辨 
诗词中的典故解读——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说开去
《读写月报(高中版)》2019年第6期18-19,共2页刘建松 
读过多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课堂实录,发现讲解典故时,执教者设计的问题大同小异:谁?做了何事?结果怎样?用意何在?这个教学点的落实存在明显不足之处——教者单纯认为通过朗读可以把握典故的情感基调,好像读一读任何问题都能...
关键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怀古词 辛弃疾 归正人 拓跋焘 一望而知 《永遇乐》 
人生如梦——读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9期62-62,共1页徐晴 
苏轼的《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一词借由彭城夜宿燕子楼对盼盼的追忆来展开对坚守个人操守和命运无常的思考,在时间空间的多重转换中得出“人生如梦”的结论而依旧旷达乐观选择做好这个梦。
关键词:苏轼 《永遇乐》 黄楼时期 人生如梦 
宋代元宵词漫谈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9年第2期12-17,共6页杨海明 
在宋词长河中,歌咏元宵节的词作数量相当可观。我们不妨从这一个支派中,挹取一些'样品',求得对于整个长河'水质'变化的若干结论来。一、从元宵词看宋代上层社会的享乐风气和词为'娱宾遣兴''歌咏太平'之具的传统观念宋代是一个十分讲求...
关键词:宋代元宵词 词为艳科 《永遇乐》 
皇帝的小名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2018年第6期18-19,共2页
南朝宋武帝刘裕 小名:寄奴辛弃疾有一首《永遇乐》,其中的“人道寄奴曾住”说的就是这位宋武帝。为什么皇帝称“奴”呢?一种说法就是取个贱名命硬,就好比百姓给孩子取的“狗剩儿”。另一种说法是表示长辈对晚辈的亲热。而宋武帝之...
关键词:皇帝 《永遇乐》 武帝 辛弃疾 
诗词传情须细吟——由两首词作比较苏轼和辛弃疾的词境
《语文天地》2018年第9期37-38,共2页马原 
苏轼和辛弃疾同为豪放派代表人物,《念奴娇》“大江东去”和《永遇乐》“千古江山”一直作为经典成为中学生必读的宋词。下面笔者从两位词人不同的性格、人生经历、语言风格、艺术表现来比较这两首词,以此来探讨苏、辛二人词境的差异。
关键词:辛弃疾 词境 苏轼 词作 传情 诗词 《永遇乐》 《念奴娇》 
以高中教材选文为例谈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语文天地》2018年第3期40-41,共2页张佳育 
李清照是中国诗词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词人之一,她以数量多且质优的文学作品在词的发展史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其词作《声声慢》和《永遇乐》被选人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模块之中,《渔家...
关键词:李清照 艺术特色 高中教材 《唐诗宋词》 选文 《永遇乐》 《声声慢》 《武陵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