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作品数:699被引量:66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温庆新秦军荣杨雄贺圣遂陈平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竟陵派“刁钻古怪”之诗辨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7期57-60,共4页程亚林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在评论明代竟陵派诗歌时说,他们的作品虽然被他们自己标榜为“幽深孤峭”,给人的印象却是“刁钻古怪”。如谭元春的诗句:“鱼出声中立,花开影外穿”“篷底坐僧全幅画,篙边访弟数家幽”,钟惺的...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竟陵派 谭元春 出版发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 幽深孤峭 诗评 钟惺 
民国初年初等学校教育的“文学”纠葛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96-105,共10页李敏 
河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莲池学人与‘文学’观念之构造”[项目编号:HB19LS011]阶段性成果。
民初新式学校教育延续清末以日为师的整体趋势,“文学”观念受知识资源与教育理念等因素影响,呈现复杂的纠葛状态。小、中、师范等初等学校,定位于普通国民教育,不同人对“文学”的意涵、性质及取舍态度,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新学制虽...
关键词:壬子学制 初等教育 国文科 文学 《中国文学史》 
剧坛研究洞中肯綮--《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研究》读后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47-148,共2页谭笑 
由“剧坛”维度切入中国古代戏曲的研究,是现代学者对西方戏剧史借鉴的成果,20世纪40年代林庚、谭正璧等先生分别在所著《中国文学史》中使用。然而,“剧坛”真正作为古代戏曲研究的重要对象,主要还是从世纪之交开始的。曾永义先生在为...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古代戏曲 文化艺术出版社 清代前中期 林庚 乾隆时期 学位论文 现代学者 
翟理斯《中国文学史》中译本简述被引量:1
《书屋》2019年第7期93-96,共4页尧育飞 
二十世纪的第二年(1901),著名汉学家翟理斯(1845—1935)出版了《中国文学史》(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刘帅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这是英语世界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著作,也是早期诸种《中国文学史》中影响最大者。...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翟理斯 中国文学史 中译本 汉学家 中国古代文学 
项羽为何宁死不肯过江东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5期21-25,共5页柳振华 
笔者在教学《项羽本纪》时遇到了一个问题:项羽为何在能够渡江自保的条件下却选择了自刎?从文本解读学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并不是文本的破绽之处,而应是文本细读的起点。教参和不少学术文章给出的解释大多是围绕项羽的羞耻心和宿命论来...
关键词:《项羽本纪》 《中国文学史》 江东 文本解读 文学的价值 文本细读 学术文章 散文作品 
司马迁:一个让世人眼含泪水的人
《政府法制》2017年第9期52-53,共2页王亚田 
司马迁是一位历史学家,但他首先以文学家的身份进入我的视野。在《中国文学史》中,司马迁占据了近二十个页码,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们比肩。司马迁自己可能绝难想象到,他会出现在两千年后的文学史里,并处于崇...
关键词:司马迁 《中国文学史》 人眼 历史学家 《史记》 文学家 陶渊明 曹雪芹 
提携后学的北大教授吴晓铃
《世纪》2016年第3期52-53,共2页于润琦 
吴晓铃先生(1914-1995)在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学、语言学、梵文及印度文学的翻译等方面造诣深厚,对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的研究颇为海内外学人称道,尤其在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方面的成就卓著,著有《中国文学史》(古代部分、合作),校订及...
关键词:吴晓铃 中国古典戏曲 关汉卿戏曲集 古代小说 《西厢记》 印度文学 小泥车 龙喜记 《中国文学史》 金屋梦 
从书信落款“顿首”看李陵《答苏武书》真伪被引量:3
《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1期201-204,共4页郭炳洁 
李陵《答苏武书》在《史记》、《汉书》中均未收录,最早出现在梁代萧统的《文选》中。继南朝宋颜延之提出其为假托之说后,唐代刘知贱、宋朝苏轼、清人浦起龙等均视之为后世拟托之作。“五四”以后,疑古思潮风行,更多的学者对其真实...
关键词:李陵 书信 真伪 苏武 《中国文学史》 顿首 落款 新中国成立 
鹿城名人
《浙江档案》2016年第3期34-37,共4页
千年古邑鹿城,风光旖旎、钟灵毓秀,文脉绵长悠远,哺育滋养了无数英才。他们在各自领域辛勤耕耘,或以丰功伟绩泽被后世,或以高风亮节名垂青史,或以术业成果造福于民,星汉灿烂,熠熠生辉。本期所示仅为鹿城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个缩影,但从中...
关键词:泽被后世 中亦 谢磊明 曾用笔名 赵瑞 术业 《中国文学史》 《红与黑》 专心研究 福建长乐 
《中国文学史》“孔子删诗”说之教学鉴赏设计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53-156,共4页张华林 宦书亮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编号:142002);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4SKL10);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编号:2013PYZW06);重庆三峡学院教改项目(编号:JG120617)阶段性成果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论及"孔子删诗"说,但对"孔子删诗"说的提出、流布、影响等问题都未曾论述。通过清理相关材料,可知汉初陆贾首次提出孔子编定《诗》一说,而司马迁则在陆贾的基础上,从编《诗》方式、标准、目的等方面提出系统...
关键词:“孔子删诗”说 提出 接受 影响 《诗经》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