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

作品数:194被引量:16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乔立智滕汉洋李寅生沈文凡焦尤杰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特色专业“新闻学”专业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白居易诗歌中的雨意象研究
《雨露风》2023年第4期70-72,共3页肖佳琦 
雨作为大自然的一种气象,随着诗人心境的变化附着不同的情感。首先,继承了自《诗经》以来,对及时雨的期盼之情,白居易对百姓稼穑的关心,对甘霖有着喜爱之情;其次,诗人多借助雨缠缠绵绵的形态及淅淅沥沥滴落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羁旅愁思...
白居易诗歌中荷花意象浅析
《雨露风》2022年第2期54-56,共3页张萌萌 
白居易的很多诗歌里都有花的存在,这些荷花包括绽然开放的艳花,衰败的衰花,遭受摧残的残花和圣洁的圣花,每一种花意象背后都有它独特的审美意蕴,都反映了诗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和审美倾向。
关键词:白居易 诗歌 荷花 
白居易诗歌的生物学教学价值与实例被引量:1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1年第5期60-64,共5页解新明 张向前 陈曙 李晓卉 
华南农业大学2019和2020年校级教改项目(JG19104,JG20040);华南农业大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zlgc17022)。
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其中有许多涉及动物繁殖行为、觅食行为、通信行为、生活习性、变态发育,植物形态结构、开花结实和生长发育,以及生态系统、生态位、物质循环等方面的诗句。本文对这些诗句进行了深度发掘和归类总结,应用...
关键词:动物学 植物学 生态学 古诗词 
揭开唐诗隐蔽的历史
《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5期1-1,共1页吴夏平 
近来因疫情之故,总在想,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如何了解这段历史.他们可利用的文献,除正史外,还有笔记、日记等资料,当然也包括时下记录疫情的诗歌.这就好比我们今天读古诗一样,通过诗歌可以了解当时的历史.毫无疑问,诗歌也是一种史料.陈...
关键词:白居易诗歌 唐诗说 中国古诗 元稹 唐史 诗史互证 以诗证史 陈寅恪先生 
白居易诗歌在唐代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分析
《北方传媒研究》2016年第2期70-71,共2页王惠娟 
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引入传播学理论,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古代文学的传承流传,从而把古代文学研究推向纵深。基于传播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借鉴意义与交叉意义,本文秉承'守正出新'的原则,用传播学的视角和理论来分析白居易诗歌在唐代的传播...
关键词:传播效果 《琵琶行》 《长恨歌》 传播方式 白居易诗歌 
论白居易诗歌的媒介传播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0期66-71,共6页沈正赋 
安徽省级精品课程"新闻采访学";安徽省特色专业"新闻学"专业建设项目
白居易诗歌之所以在中唐时期就能够广泛传播,与唐代有利于诗歌传播的制度设施、白居易诗歌自身的特点,及其诗歌的传播方式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从传播方式上看,白居易诗歌的传播方式大致可分为人际传播、媒介传播和士人传播等三个渠道...
关键词:白居易 诗歌 传播方式 传播媒介 
白居易诗歌中的新闻传播特性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35-40,共6页沈正赋 
安徽省级精品课程<新闻采访学>;安徽省特色专业"新闻学"专业建设项目
从一般意义上讲,诗歌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但诗歌的传播内容则是有附加条件的,那就是值得或有可能流传、传播出去的某种质的规定性。白居易诗歌之所以能够如此广泛地传播出去,肯定与诗歌内容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特质即诗歌的特点有关。白居...
关键词:白居易 诗歌 新闻性 传播特性 
构建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局面被引量:1
《躬耕》2007年第5期51-51,共1页张捷 
在职高的语文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可下面呢,有一部分同学却在昏昏欲睡。虽然老师费尽了口舌,但是教学效率却很低。如此教学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能实施素质教育?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构建...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学习语文 主导作用 语文教师 语文教学 白居易诗歌 
浅谈白居易诗歌之音乐美
《大连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43-47,共5页路美珠 
白居易不但是位伟大诗人,也是个杰出的音乐家。他终生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因而他的诗独具浓厚的音乐美。《琵琶行》一诗是白诗具有音乐美的典型代表。此外,白居易还写了许多音乐诗,白居易的其他诗篇也大都音律和谐,可歌可唱,具有音乐...
关键词:音乐美 音乐家 琵琶行 休止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