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语

作品数:20被引量:3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映先董绍克陈书妹张人石赵春阳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人民出版社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幸福(下)》《内蒙古社会科学》《英语世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今言语忌讳变化及其表达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39-43,共5页蒲晓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禁忌避讳语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它的演变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时代的变化及特征。从古至今,言语忌讳就一直存在并不断地发生变化。本文旨在对古今言语忌讳进行对比,找出现代言语忌讳的变化,从而探讨其深...
关键词:言语忌讳 词义变化 避讳语表达 
互文性视角下《红楼梦》中“云雨”一词的翻译对比
《宿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80-83,共4页汪蓝玉 
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互文性理论视角下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避讳语翻译对比研究"(yfc100093)
选用《红楼梦》两种英译版本,就"云雨"一词的翻译作对比分析,在互文性翻译理论视角下探讨了作为互文指涉的避讳语的翻译策略。"云雨"一词在原文中共出现8次,两种版本的译文对该词的处理共有5处不同,3处相似,不同之处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翻...
关键词:《红楼梦》 避讳语 互文性 互文指涉 语料库 
试析《左传》中的礼貌用语文化
《作家》2013年第10X期147-148,共2页罗文娟 
礼貌用语是文化沉淀和积累的成果。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着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礼貌用语。礼貌用语不但反应了一个地区在一定年代的文明程度,也反映了其文化发展水平。《左传》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文化内涵深刻,思...
关键词:《左传》 礼貌用语 称呼语 委婉语 避讳语 
康熙颁布环保圣旨
《幸福(下)》2013年第1期66-66,共1页贾福林 
正不祥的黑烟康熙末年,年三十的头一天康熙帝到太庙祭祖,眼看祭祖规矩一项项过去,只听典礼官一声高喊:"礼毕,皇上起驾回宫。"突然,康熙愣住了,只见前门外西南方向天空中升起一股浓浓的黑烟,一下就吞没了燎炉焚烧祝版和玉帛的白烟。康熙...
关键词:康熙帝 黑烟 琉璃厂 琉璃瓦 康熙末年 太监 避讳语 西南方向 门头沟 典礼 
例说生活中的常用避讳语
《新高考(高一语文)》2012年第4期38-39,共2页王万秋 
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是狭义的避讳,即:“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一是广义的避讳:“就是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因避免触犯某种忌讳而改字换词,或...
关键词:避讳语 生活 等级制度 封建时代 书面语言 说话 改字 
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外避讳语研究被引量:2
《语文建设》2012年第03X期77-78,共2页夏文静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民族在词汇和语言的表达上都会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体现着各民族的文化特点。语言中的避讳语是世界上各个民族之间都存在的语言现象,对避讳语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避讳语的异同点,...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避讳语 语言特点 异同分析 
从丰城方言的避讳语看赣地的避讳文化
《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64-67,共4页曾莉莉 
宜春市社科研究'十二五'(2011年)立项课题<从丰城方言看赣地文化>成果;2011年4月立项
方言作为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丰城方言是汉语赣方言的一个分区,属赣语宜浏片。丰城方言中关于死亡、疾病、性、孕育、污秽之事、不齿之事、数字等八个方面的避讳语,很有地方特色,亦有...
关键词:丰城方言 避讳语 避讳文化 
法律英语漫谈(续二十二):法律英语中的禁忌语和委婉语
《英语世界》2010年第7期105-108,共4页魏焕华 
所谓禁忌语(tabooed words)也称避讳语,本来大多属于淫秽语言(obscene language)或脏话(dirty words)。由于它们往往是人们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诸如fuek,shit,cock,cunt等等由四个字母构成的脏话,因此也被称为“四字头语”(fou...
关键词:禁忌语 法律英语 委婉语 人权意识 避讳语 意思说 脏话 语言 
《红楼梦》霍克思英译本中避讳语翻译的伦理审视被引量:8
《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2期306-322,共17页张映先 张人石 
避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避讳语作为禁忌语的替代品,本来就有翻译难度;《红楼梦》中的避讳语多而复杂,翻译更是难上加难。霍克思遵循翻译伦理的基本要求,坚持自己"译者三责"的翻译主张,对《红楼梦》避讳语进行了比较成功的翻译。从翻...
关键词:红楼梦 避讳语 翻译伦理 “译者三责” 理论建设 
《左传》中的避讳语使用举要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年第4期75-75,78,共1页许夙慧 
避讳语是言语交际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的使用跟社会文化心理和习俗密切相关。《左传》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文献典籍,其中使用的避讳语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关键词:《左传》 避讳语 社会文化心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