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

作品数:7583被引量:4973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茅海建李华瑞龚郭清郭志安马忠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历史教学问题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戊戌前后“富强”话语变迁中的国家治理逻辑转换
《历史教学问题》2024年第2期18-26,17,169,共11页李耀跃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晚清中外交涉成案研究”(21YJC820021);河南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晚清礼法秩序重建的‘今文学方案’及其儒学现代化意义”(2021BZX005);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外商约交涉中的近代中国法律外交能力研究”(2022-ZZJH-004)的阶段性成果。
“富强”一词在近代中国的形成是涵摄于国家现代化命题的话语变化。甲午战前的“自强”“求富”之策多囿于传统国家-社会关系的调适,至戊戌时期,通过广泛社会动员推进“商力”“民智”以致“富强”的话语系统,在国家治理层面得以确立。...
关键词:戊戌变法 富强 话语 国家治理 国家与社会 
变法·更化·变质——试论北宋晚期历史叙事三部曲的形成被引量:5
《历史教学问题》2019年第5期49-57,143,共10页张呈忠 
以王安石为中心的"变法",以司马光为中心的"更化",以蔡京为中心的"变质",构成了北宋晚期历史叙事的主流三部曲。"王安石变法"的本来含义是"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这种表达最早出现在元祐时期编纂的《神宗实录》之中,南宋绍兴修史继承了...
关键词:北宋晚期 历史叙事 王安石变法 元祐更化 新法“变质”说 
思想演进:源于时空机遇的心路历程——就《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而言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19年第1期123-126,122,共5页李惠军 
毫无疑问,思想是时代的产物。但匪夷所思的是,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人们却往往忽视一个原初常识:思想,承载于人.当我每每在课堂上看到思想史教学中时空、人物、故事的缺失,都会有种莫名的遗憾和忧患。2017年10月27日,时值江苏南菁高级中...
关键词:郑观应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 百日维新 时空背景 《海国图志》 甲午中日战争 轮船招商局 思想家 洋务运动 《盛世危言》 维新变法 鸦片战争 民族危亡 思想史 思想演进 
再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15年第6期40-44,共5页熊小欣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过于弱小,而封建保守势力十分强大,最终导致变法运动流产。维新派与封建保守势力的斗争基本上发生在封建王朝的体制内,这也契合戊戌变法运动自上而下的特征。戊戌...
关键词:戊戌变法运动 原因 失败 资产阶级维新派 封建王朝 重新分配 改革运动 保守 
教学中关于“历史真相”问题的几点思考
《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5期120-122,共3页朱丽莉 
教学中我们常遇到学生问这样的问题:赵匡胤陈桥驿兵变是顺水推舟还是处心积虑?"戊戌变法"的失败与袁世凯到底有多大关系?二战中的"珍珠港事件"是不是当时美国的阴谋?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探寻历史真相的冲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这...
关键词:历史真相 教学 珍珠港事件 戊戌变法 学生 陈桥驿 赵匡胤 袁世凯 
《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自序被引量:2
《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4期42-44,共3页茅海建 
史料的发现真是让人惊心动魄,在我研究戊戌变法已达十年之后,阅读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所藏"张之洞档案",不由又有了牖开思进之感受。很长时间以来,戊戌变法史的研究,以康有为、梁启超留下的史料为基础,构建成当前戊戌...
关键词:思想源流 近代史研究所 另面 陈寅恪 陈宝箴 思进 戊戌奏稿 中国社会科学院 黄彰健 孔祥吉 
论题:王安石历史地位沉浮透视
《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1期40-46,共7页李华瑞 尚平 杨小敏 杨芳 程皓 崔红芬 靳小龙 
李华瑞教授:按照上次课的安排,今天我们讨论王安石及其变法。王安石变法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自元秸初年高太后、司马光等人废除新法,到今天历史已走过了900多年。900多年来.有关评议和研究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论著可谓是汗牛...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 中国历史 沉浮 论题 发表论文 李华瑞 司马光 论著 
儒家的“宗教性”:儒教问题争论的新路径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第4期30-36,共7页王定安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近代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宗教”研究,编号06JJDZH003
一、“儒家是否宗教”的争论与困境 关于“儒家是否宗教”,一直争论不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尤其是叫,国礼仪之争”时期:清末民初变法者提倡国体、政体改革,面临着儒家如何定位的问题.戊戌变法之际...
关键词:宗教性 争论 儒家 儒教 路径 戊戌变法 西方传教士 明末清初 
从课本剧“戊戌变法”(节录)看历史教师在课本剧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1期95-98,共4页余文伟 
关键词:课本剧 历史教师 学生 历史课堂教学 主动参与 学习心理 语文教学 戊戌变法 历史学 历史知识 
天水换新天,古史见新颜——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学术贡献述略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5期21-25,共5页刁培俊 王志双 
关键词:历史学家 漆侠 学术贡献 王安石变法 农民战争 史学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